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77节(2 / 2)

加入书签

是朝廷定下的此次出征的文武官员名?单。

有明一代?凡有边关战事,多为?武将统领率兵、文官提督军务再加上宦官监军的模式。

人名?姜离也都蛮熟悉的。

毕竟在中元节那日?朝堂上她亲口念过那么多官员的名?字,这里基本就是精简版。

“可惜!”

李贤听到太上皇念叨可惜二字,立刻缩如鹌鹑动也不敢动。

毕竟他?不知道太上皇是在可惜一如既往的空竿,还是……可惜自己不能做为?皇帝亲征啊!

后一种猜测太可怕,所以李贤把嘴闭的紧紧的,绝不开口。

其实姜离的可惜的是另一件事——也先居然只打了?阿剌知院的儿子?一顿吗?

在朝臣们看来,也先把手握重?兵的蒙古贵族推出去,已经是难得的昏招了?。但史册上的他?更?昏:他?直接干掉了?阿剌知院的儿子?,还干掉了?俩。

这种不共戴天?之仇,导致阿剌知院跟他?死磕起来。

不知道这次是因为?没有打到北京城下的战绩,故而也先没有至极狂妄,还是因为?……没有跟朱祁镇待在一起过,没被他?的鬼迷日?眼的debuff传染。

不过,就算没有杀子?之仇,打子?羞辱之仇也够了?。

何况,这一回阿剌知院还有别?的选择:商辂之前出使瓦剌,是下定决心不畏风险的,在宣府总兵杨洪那里得到情?报后,最先攻略的可不是脱脱不花,而是阿剌知院。

此时被也先拒绝的阿剌知院:不让我做太师是吧,那我向你?学习,也做大汗好了?!

他?是打不过也先,但南边的敌人呢?

哪怕打过来,汉人也不会长久呆在这茫茫草原上,他?们要?的只是边境土地,要?的是上贡臣服,不得侵扰大明子?民。

那……跟之前几十年没什么区别?嘛。

阿剌知院:投明一念起,霎时天?地宽!

春末夏初,朝廷在有条不紊备出征事。

而主将英国公就担心一件事。

越临近出征日?越担忧。

这日?,他?拉住负责提督军务的于谦道:“怕只怕事到临头,太上皇又想跟咱们去亲征!”

在英国公看来,此次出征算是梦幻阵容了?:陛下英明,连派出的监军宦官都是兴安!这位先帝年间就做过监军的老人家,是个谨慎妥帖不会瞎指挥辖制将领的人。

但,京城内还有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呢!

若是他?们准备妥当,太上皇非要?跟着——那岂不是又要?外行指导内行?而且以太上皇现在的精神状态,感觉干出宋钦宗那种‘让军队撤下来,换我的道士上去撒豆成兵’这种事儿也不奇怪啊。

“于尚书劝劝陛下,这次一定要?拦住太上皇。”

他?特意拉着于谦说这件事,也是朝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陛下实倚重?于尚书,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说实在的,虽然这种心思决不能见光:但英国公有时候还挺理解也先弑主的心情?……

于谦安慰‘太上皇亲征恐惧症’的英国公放心。

心道:那是个好孩子?,必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但他?还是去西苑单独请见了?太上皇。

姜离听闻于尚书请见,也很高兴:大军出征在即,她本就有东西要?送给于尚书,他?不来,她也要?请的。

她预备送出的,除了?她当真虔虔诚诚沐浴焚香后画的平安符,还有很多开过光的法器——太上皇在修仙,逢年过节各地送上的贡礼就不再是珠玉绸缎等‘俗物’,而是变成了?天?下各地道家名?观供奉过的法器。

当然,其实多半是换种方式的金玉之物:比如道祖面?前供过的玉佩,那不就是法器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姜离优中选优,挑了?很多能随身携带,但又不至于增添负担的‘三清道尊开过光的法器’,装了?满满一匣子?。

以至于于谦一打开,都被里面?的宝光刺到不得不闭了?闭眼……感觉带上战场可以当晃人的暗器来用。

因于谦是常朝后过来的,也快到午膳时分了?,姜离便热情?留膳表示:今日?她这里还有鲜笋可以吃!

笋子?是时令物,如今春末夏初,外头都找不到好的嫩笋了?,也就是宫里用尽各种手段才能让太上皇延长下吃笋日?子?。

见她很喜欢笋的样子?,于谦就笑道:“臣的家乡,西溪竹林产笋极盛。”

姜离仰头认真听着。

他?说起年少时,与两三好友入竹林,就在竹下扫叶煨笋,什么调味配料也无,就等笋子?火炙而熟,取小?刀剥去外皮便可入口。

真是此生?吃过最清味鲜美之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