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77节(1 / 2)

加入书签

李贤甚至都顾不得先敬称上皇,直接脱口而出:“怎么可能!也先他?都不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历来?蒙古的大汗都必须是……”

也先这也太狂妄了,其余蒙古贵族岂能服他?!

这一刻,李贤忽然想起于尚书在建言遣商辂出使?时,对也先的评价:“绝不是顾君臣恩义之人?,而是自逞枭獍之雄。”

不由叹服:于尚书料事真准!

姜离也在叹服:看,在某些事上,人?家游牧民族就是干脆利落。

也先觉得脱脱不花废物没用,就不肯受委屈,直接把人?干掉。

而大明这边死了半个?朝堂的文?武重臣,还得花钱把朱祁镇赎回来?……

在这方面,‘礼仪之邦’就不如‘我蛮夷也’来?的痛快。

与李贤听到也先谋反成功的第一反应是‘身份不配’不同,于谦最关注的是另一个?问题——阿剌知院什么反应!

原本的瓦剌大三角结构塌掉了名分上最要紧的一角,那?瓦剌兵权最盛的贵族阿剌知院如何选择?

是选择为了大汗复仇,还是直接归顺也先?

虽然……大明朝臣心里都很盼望是前者,希望瓦剌自己撕起来?,但?想想阿剌知院的为人?,面对明朝都是不想打只想苟,何况是面对现在成功杀掉大汗上位,风头正盛的也先。

果然,边关八百里加急送来?情报:阿剌知院向也先示好,表示自己想给也先大汗当太师。

什么过去的汗王,不认识,主打一个?集体升官:你也先从太师升汗王,我阿剌知院从贵族升太师,岂不是双赢。

此消息传回,文?武不由扼腕。

然而,他?们并?没有失望多久,新?的消息就传过来?了——也先记恨之前阿剌知院率先扔下他?撤退这件事,断然拒绝了阿剌知院做他?的太师,还打了人?家为表诚意,派来?做求和使?的儿?子一??顿。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于谦第一反应就是:也先,大好人?!谢谢你!

风水轮流转,这条线上的明朝君臣,终于体会?到了史册上正统十四年瓦剌人?的心情:当敌人?的决策层犯大浑,是一件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

这一日奉天殿常朝。

英国公和兵部尚书于谦几乎是同时站了出来?。

于谦请英国公先回禀。但?其实?不必英国公开?口,他?们彼此都清楚,两人?的心思必是一致的!

果然,英国公请趁此发兵讨伐瓦剌以平边患!

瓦剌内部乱成这个?样子,不趁机去捡漏……用英国公的话说:太宗在天有灵必会?托梦骂他?的!

“小钰,那?你在犹豫什么?”

这一日黄昏,姜离见到了有些举棋不定的景泰帝。

朱祁钰当然不是在犹豫要不要发兵,而是,带兵的人?选。

他?难掩担忧道:“英国公他?老?人?家坚持要亲自出征。”七十六了啊!

在朝上,朱祁钰就如此婉转暗示过,表示朝上还有其余将领可以带兵出征。

然而英国公张辅,搬出了另外一个?英国公的例子:“唐高宗年间,英国公李勣亦是七十五岁为国远征辽东灭高句丽!”

那?个?英国公可以,我也可以!

这十多年,他?看着太宗手里的九边四卫渐失而无能为力,如今天赐良机,他?怎么能不亲手去为大明收复边关疆土而出力。

他?已然七十六岁了,此命何惜。

若此番得胜,来?日他?便能坦然去地下见太宗陛下了。

朱祁钰道出了更在意的事情:“不止英国公,于尚书也请命亲至边关讨敌。”

姜离点头,更无半分意外。毕竟史册上于少保也如此请命过。[1]

只是,未能如愿而行。

不能成行的缘故大概有很多:那?时候正是景泰二?三年间,景泰帝换太子的时间段,朝堂上暗流汹涌。皇帝离不开?,朝上事事也离不开?于少保;再者,那?时大明土木之变的元气?大伤还未复原,京城保卫战能打,但?点齐大军远征的战力只怕捉襟见肘。

应当还是客观战力不足的原因多一些。

不然以于少保对国事的在意,若有胜的把握,自不会?被朝堂风云牵绊住,估计会?坚持不懈上书出征,不会?坐视这样好的机会?溜走。

想来?他?当时也十分懊恼遗恨:瓦剌内乱之际,却也是大明军力衰弱不能出征之时。

但?这一回,他?可以全心全意放手去讨敌了。

定胜糕

景泰元年春末,西苑。

今日的上皇依旧在钓鱼。

旁边站着的李贤,见太上皇打窝(先投喂吸引鱼群提高钓鱼效率)用了好几斤鱼粮,就觉得这依旧会是姜太公钓鱼的一天?。

“念吧。”

直到太上皇开口,李贤才展开名?单念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