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49章(1 / 2)

加入书签

侍中通常是博学之人,或者是皇帝的宠臣,可以轮流伴驾。皇帝出行,还可以选一位侍中同车聊天。

“专参乘之任”,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小皇帝刘协不能随意选择、由哪一位侍中陪伴在他的身边,只能是荀彧,也只有荀彧可以和刘协同乘车舆。

郭嘉: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这三条命令一出,曹操再说他是“奉天子以讨不臣”,恐怕要被人喷一脸口水。“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差不多。

一连数日,荀彧散值(下班)回府,都会偶遇一个小小的卷发少年,就是把七弦琴借给他的那一位,好像名叫徐福。

然而,天下之大,两个人就算都住在许都,也不可能天天偶遇。徐福这孩子,专门等他,又不说话?

之前几次,荀彧都对徐福点头示意,今天,他故意目不斜视,就这么走过去了。

“荀令君,请等一等!”

徐福一溜小跑,从后边追上来。

荀彧停下脚步,优雅转身:“何事?”

徐福看着地面,仿佛从青石的缝隙中找出一丝勇气,他不再怯懦,直视着荀彧的眼睛:“学生想拜您为师。”

这年头,收徒可不是一件小事,门下的弟子若是捅出什么娄子,先生的名誉也会受到牵连。甚至有可能有难同当。

不过有时候,只要合眼缘,荀彧不会在意那么多,他骨子里,其实也有几分豁达率性,只不过被荀家的规矩死死地束缚,隐而不见。何况徐福眉目清正,应该是一个好苗子,这点眼力,他还是有的。

荀彧莞尔:“好。”

拜入荀令君的门下,听起来很不错,实际上也不错。荀彧很忙,基本没时间指导学业,但只要有空闲,他一定是最有耐心的先生。

不过大部分时间,荀令君都会把徐福丢给郭祭酒。这位祭酒大人,似乎热衷于捉弄弟子。徐福和司马懿原本互相看不顺眼,但每天一起挨罚,难兄难弟,也多少建立了一点情谊。

郭嘉:学好数理化,欺负司马懿,我太有才了。

徐福那个小卷毛,言行举止,像是在隐瞒着什么。郭嘉让线人署去查证他的身份。

最新的军报:袁绍的大公子袁谭领兵,入青州,攻打北海相孔融。

双方激战数月,孔融麾下的将士只残余几百人,城内短兵相接,巷战失力,流矢像雨点一样密集。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当天夜晚,城池失陷,孔融只身逃亡,经太行山到达许都,他的妻子儿女都被袁谭俘虏。

郭嘉:呵,男人。最讨厌这种关键时刻抛妻弃子,只顾自己逃生的。

孔融是孔子的嫡系子孙,在儒林中影响力很大,曹操征召他为将作大匠。

当年关东群雄讨伐董卓,孙坚第一个进入洛阳城,他在皇宫的废墟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前不久,孙策用传国玉玺作为交换,从袁术那里讨回一部分孙坚的士兵,和周瑜一起去江东发展。

孙策是真的特别喜欢照镜子,行军打仗,也要随身携带一面铜镜,随时来一个揽镜自照的男人,就问你服不服?

袁术得到传国玉玺,居然做起了皇帝梦。他劫持陈登的弟弟陈应,逼迫陈珪陈登父子去淮南当官,被陈珪义正严辞地拒绝。袁术和陈珪这对发小,彻底闹翻。

现如今,在许都中,洛阳系的官员已然很少开口说话,唯有新来的孔融,还没有被曹操鞭打过,每次廷议,孔融发言盈庭。

孔融有一位好友,姓祢,名衡,字正平,是平原郡人。

话说祢衡来到许都,已经有一段时间,比赵俨和繁钦还早。他准备了一张名贴,上面的字都磨花了,名贴还没有送出去。怀才不遇,怨气冲天。

送不出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嘴巴太欠,逮着谁就怼谁。

用祢衡的话来说,整个许都,只有“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能入他的眼,其余的人,都是庸庸碌碌,不值一提。

有人问他:“荀文若(荀彧)、赵稚长(赵融)怎么样?”

祢衡看荀彧是个美男子,赵融挺着大肚腩,就说:“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赵稚长,可以让他管理厨房的膳食。”

言下之意,荀彧也就只有脸长得好看而已,而赵融则是个只会吃饭的饭桶。

郭嘉:我貌似闻到一股子酸味儿。“荀文若可以借面吊丧”,我就当你是在夸文若长得好看。毕竟吊丧之人,不仅要长得俊秀,还必须气质雅正,俊美而不妖艳才可以。

孔融非常欣赏祢衡的才华,上表向小皇帝刘协推荐祢衡。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平原祢衡,淑质贞亮,英才卓跞……”

曹操和刘协正较劲呢,推荐给刘协的人才,曹操一定会牢牢地把关。

于是,曹操先召见祢衡。当祢衡行礼之后,曹操也不请他坐下,就晾着他。

祢衡仰天长叹,说:“天地虽然广阔,奈何没有一个人!”

曹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