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229章(1 / 2)

加入书签

为了增加可信度,年淳雅还红了眼眶。

四爷听完,颇有些无奈道:“离福惠搬去阿哥所还早着呢,你这便忧心起来了?还把自己给折腾病了。”

年淳雅没有任何威慑力的瞪了四爷一眼:“福宜福惠都是妾身一天天看着长大的,妾身自然舍不得,爷这个阿玛当的心大,又哪里能体会的到妾身的心情。”

被年淳雅一通无缘无故的指责,四爷息了声,略有心虚。

福宜还好,生的是时候,福宜小时候没少被四爷喂饭,抱在膝头哄。

后来福惠出生,四爷忙着争皇位,皇位到手,又要收拾先帝留下来的烂摊子,分给福惠的心思自然而然的就没那么多。

所以在四爷心里,福惠甚至是比不上福宜的。

这些年淳雅心里不是不清楚,所以趁着自己随口寻的借口,时机正好,就说了出来,替福惠打报下不平。

四爷最后败在年淳雅的眼神攻势下,连连保证日后多抽出空闲陪福惠,年淳雅这才作罢。

揭过了这一茬,年淳雅心里惦记的事儿还没得到答案,于是佯装不经意的问:“爷,二哥还要多久才能到京?”

“约莫还要两三日吧。”

年淳雅惊讶道:“这么快?”

召年羹尧回京述职的圣旨十日前才下发下去,按照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年羹尧估计是一接到圣旨,就收拾起来动身了。

说起这个,四爷很是满意:“亮工一路快马加鞭,未曾怠慢。”

敏锐的捕捉到快马加鞭四个字,年淳雅很是松了口气,看来是没摆谱儿,不然四爷提起年羹尧语气也不会这么轻松。

心里头的大石头落了一半儿,年淳雅这病好的也就快。

年羹尧到京,年淳雅正好停了药。

养心殿,年羹尧回京之后直奔皇宫面圣:“奴才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四爷笑着扶起年羹尧:“亮工一路回京,风尘朴朴的,着实辛苦了。”

“此乃奴才本分,不敢言辛苦。”

年羹尧恭恭敬敬,做足了臣下的样子。

四爷大笑着拍了拍年羹尧的肩:“你和贵妃不愧是亲兄妹,就连说的话都是一模一样。”

一提起年淳雅,年羹尧只有恭敬的脸上表情丰富了些许:“奴才三年未曾回京,不知贵妃娘娘可好?”

“贵妃好着呢,自打知道你要回京,没少在朕跟前问你的消息。”四爷说着,指了指椅子,示意年羹尧坐下,自己坐回了御案后,“你们兄妹的感情倒是极好。”

年羹尧笑的真诚:“贵妃娘娘比奴才小太多,娘娘小时候,奴才时常带着娘娘玩儿,感情自是深厚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愿意听年淳雅的话,收敛自己的脾气。

而且他觉得妹妹说的很对,自古功高震主,卸磨杀驴的事儿屡见不鲜。

要是他现在立了功还不谦虚一点儿,万一惹的皇上忌惮,令皇上清算他,他没了命事小,届时福宜阿哥可就没有强有力的母家帮衬了。

他还想着帮福宜阿哥登上皇位,届时的皇上身上流着年家的血脉,年家一定会比现在更上一层楼。

想到这儿,年羹尧收了脸上的笑,起身跪下,从袖口里掏出兵符,双手捧着举过头顶:“皇上,如今青海战事已平,这兵符,奴才自当物归原主。”

年羹尧上交兵符这利落的模样,四爷大为震惊,震惊过后就是对年羹尧的满意。

满朝文武,像年羹尧这般不贪恋权势,忠君为国的忠臣,已经不多了。

君臣二人来回谦虚推攘了两次,见年羹尧上交兵符的态度坚决,四爷从善如流的收回兵符,毫不吝啬的赏赐了年羹尧许多瓷器珠宝,珍贵玩物,并当着年羹尧的面儿让人去永寿宫传召贵妃。

“你与贵妃许久未见,趁着今日这机会,咱们一家人一起用个膳。”

年羹尧当即跪地,行了叩拜大礼:“谢皇上恩典。”

年淳雅收拾妥当,带着福惠到养心殿的时候,年羹尧早已在养心殿配殿沐浴更衣完,和四爷面对面下棋。

年淳雅施了一礼,拉着福惠的手上前,就听四爷道:“你来瞧瞧,朕与亮工的这局棋,谁会赢?”

棋盘上的黑白两方呈现出两军对峙的局面,看不出谁输谁赢。

年淳雅嗔笑道:“皇上这不是为难臣妾?您是知道臣妾不擅棋艺的。”

有人在的时候,年淳雅永远记着规矩,不似私底下那还如原来一般的称呼。

这话让四爷想起当年同年淳雅下棋时,年淳雅三番两次悔棋偷子的行为。

四爷失笑:“罢了,看来是朕高看你了。”

话落,福惠松开年淳雅的手,三两下脱了鞋爬到炕上,小脑袋似模似样的看了眼棋局后,认真道:“阿玛赢。”

年淳雅不妨福惠会这么说,便逗他:“你看得懂吗,就说阿玛会赢?”

福惠摇摇头,理所当然道:“因为阿玛最厉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