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爷(1 / 2)

加入书签

张昭几年前还是上虞城的普通兵丁,每日里跟着队正周阿根在上虞城门收收入城钱,空闲时晒晒太阳和兄弟们吹吹牛皮,日子虽然过的清苦,却也逍遥。

上虞被袁奇带兵攻破后,侥幸逃得活命的张昭就此裹入了义军,随后跟着袁奇参加了各场战役,在杭州大战后同王东一起逃脱,转而投入了朱怡成部下直至今日。

这些年,张昭累功也从一个大头兵逐渐升到了守备一职,这在军中算得上中层军官了,再加上张昭年轻,作战勇猛,人又较为聪明,又属于军中老人,所以在崇明组建新军的时候被兵部挑中,调至新军任职。

对于崇明新军的组建,张昭还是有所耳闻的,不管怎么说他的官职虽不高,可毕竟是军中老人,和几位领兵大将当年都是一个锅里抡勺的,打听一些消息还是没有问题。

据说,这支部队是皇帝朱怡成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军,甚至军中还有御林军之称,能从普通驻防部队调至这任职,对于张昭来讲的确是件好事,只要在这做好了,日后入了皇爷的法眼,说不定飞黄腾达就在眼前。

半年前,当张昭来到崇明岛,正式成为这支新军一员后,张昭这才明白它和其他军队的不同。

相比现在的大明军队,这支军队从组建模式和装备完全不同。首先,这支部队的规模很大,虽然兵制改革后,朱怡成确定了在军中实施总兵制和提督制,按照兵部的计划,未来一镇总兵统协二万至二万五千人,但实际上现在大多明军一镇只在二万人左右,有些少的连二万都不到。

加上随军民夫,勉强可超过二万之数,其中真正的战兵一般只占了十之七八而已。而这支新军整编人数是满员二万五千人,更重要的是这二万五千人全都是战兵,如果再加后勤和随军民夫,其人数恐怕要至三万上下。

当然了,如今崇明新军的全员还未到位,现在整军只在一万八千人左右,但这已经超过了不少各镇之军。

另外,新军的编制也比之前各军的编制更为严密,按照兵部的兵制改革,全军上下实施了实衔和虚衔并重的方式,按兵部方面的解释,就是军衔制。为区别军衔,调任的各将领重新授衔授职,比如张昭,实职为守备,军衔授承信校尉,在军服上以两颗银星为标注,看上去一目了然。

除此而外,全军还以戚家军的结构进行组建,并在其基础上稍作改变。戚家军的军队结构是以伍、队、哨(旗)、司、局、营、部组成,在前后期略有变化,比如说局、营、部这些大编制在初期戚家军是没有的,而是在后来才逐渐设立,所以崇明新军在其基础上保留了最基本的伍、队、哨、营着四个构成,然后在其上又设置了团、师、军三阶,各阶军事主官统一称“长”,同实职类同,但仅限于新军内部。

这种方式,也是朱怡成用来打造新式军队的一个试点。从这七阶来看,几乎相等于近代军队组成结构了。其中伍是最基础机构,顾名思义一般以五人组成,而队就等同于后世的排,哨为连,营团等同后世相等,张昭身为守备,又授承信校尉,是一团之长,其部约四千人左右,三团为一师,二师为一军,再加一个炮团,全军二万五千人。

整支部队的火器比例高得惊人,除去新军中每团中各有一营暂时保留冷兵器外,其余全部由火器组成。普通战兵均持有火枪,而且这些火枪已从最初的火铳逐渐更换了最新研制出来的带有膛线的隧发枪,这种枪在后世也被称为来福枪或者来复枪。

这种火枪精度高,射程远,威力大。相比现在明军所装备的火铳而言强大许多,可这种枪也有着它的缺点,主要是因为其膛线构造,弹子装填比较麻烦,装填时需用工具进行辅助,所以其射速要低于目前的火铳。

不过在经过一系列调整,并且对装填和弹子的改造后,实施了定装弹和基础装填步骤,其射速已提高不少,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装填和发射速度差不多能和目前火铳相等。

根据小道消息,大明皇家科学研究所那边已经在想办法研制后装步枪了,如果这种步枪能制造出来,那么困扰新军的火枪装填速度就将彻底解决,但这种武器什么时候能够研制出来,这就不是张昭能知道的了。

除了火枪外,军中还装备了类似于万人敌的手持火雷,只不过这种东西在实用中效果不怎么样,一开始是用薄铸铁做的外壳,可十回有八九回不是炸不响要么就是炸了没效果。而后来改成了特殊陶瓷做的外壳,这一下倒是能炸响了,可因为材料不易运输,而且威力也不怎么样,所以军中很少使用,只留了一下作为储备而已。

在火枪之外,变化最大的就是火炮了。大明的冶炼工艺提升之后,新军的火炮完全取代了原来的火炮。

新式的佛朗机炮已成了各连的基础配备,每连都拥有四至五门佛朗机炮作为炮火支援,而在团一级中,除佛朗机炮外,还有十二门野战炮,按照送炮的人解释,这种炮叫六斤炮,因为这种炮有固定炮车,移动方便,炮火威力也不小,所以新军士兵大多把这种炮叫做“小六子”,十二门小六子一字排开,打出来的炮弹足以覆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