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57章(1 / 2)

加入书签

走着走着,月笙还瞧见了有个小少年牵了头大水牛过来。黑色的皮毛看起来油光水滑, 头顶长着一对弯角, 铜铃般的眼睛炯炯有神,粗长的尾巴一甩一甩, 驱赶着蚊虫。牛背上还坐了个扎着冲天辫儿的小童, 正呵呵笑着, 露出一口小白牙。

月笙盯着看了许久, 想到李轻舟这两天背谷子、玉米, 肩膀上勒得很深的红印子, 就有些眼热。没忍住跟身旁的李轻舟说:“我们什么时候也买头牛吧,到时候收粮食就不用背了,春耕时也不用找人借。”

李轻舟也看到了那头大水牛,乡下人家没有哪个不想要耕牛的,尤其那少年赶的那头牛长得又壮实,李轻舟见了也很是心动。

“我觉得行,这两日就可以先去瞧瞧,若是有合适的就买回来。正好也要刨菜籽、种小麦了,买一头回来试着翻翻地,先熟悉熟悉,等明年春耕正好。”

“那我们是自己买,还是和大伯一起?”月笙娘家也是有牛的,不过是和他大伯家一起买,一家出一半的钱,每家轮着养一个月。村里有耕牛的也多是如此,有些甚至是三四户人家一起合买。镇上一头品相好的成年耕牛要八两银子,对绝大部分人家来说还是挺难拿出来的,合伙买就要轻松许多。

李轻舟仔细想了想,才道:“还是我们自己买吧,合买虽然花钱少,但日后麻烦也多,时间长了还说不准要扯皮。不如自己单买,大伯他们要用借给他们就是。”

月笙也不喜欢麻烦,便点了点头,“那就自己买,反正日后用的地方多呢,想用就用也方便。”说完又笑了起来,“我昨天还数了呢,这几个月摆摊儿加上你撑船、跑商赚的,去除抓药和吃用的花销,还攒了有小二十两银子,买头水牛完全够用了。”

“那好,赶明儿我们就去镇上的牲口行瞧瞧,挑头壮实温顺的回来。”

就这样说着话,走了约摸两刻钟,两人终于到了碾房。

他们来得比较晚,这会儿水碾子正空着,也没人在前边候着。

今日在碾房这边守着的是村长的二儿子,名叫林常顺。见了李轻舟二人,简单打了声招呼,就提了李轻舟背篓里的米去过秤了。

“一共四十斤,两文钱,碾完了再结。”林常顺示意李轻舟看秤杆子。

谷子是李轻舟他们在家称过了的,并没有误差,李轻舟点了点头,“麻烦林二哥了。”

林常顺就提了谷子,绕着碾槽均匀地倒了一圈,然后去外面开了水闸。

流水从高处落下,冲击着水轮,从而带动了石碾盘在碾槽里转动。一圈又一圈,谷壳慢慢裂开、脱离。

这个水碾子还挺大的,一次能磨差不多一百斤的谷子,月笙他们带来的不多,不到一个时辰就磨得差不多。

月笙和李轻舟用木铲子把碾槽里的稻米和谷壳全部装进木桶,拿到一旁用扇车把谷壳和大米分离开来。

白花花的大米“簌簌”地落入下方的木桶中,李轻舟和月笙对视一眼,都笑了笑。

明天就能吃到香喷喷的新米了。

—————————

起了要买牛的心思,就再按捺不住。这不碾了新米回去,两人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事儿。水牛虽贵,但好处多多,买一头也能管许多年,自然没人会反对,都期待起来。聊着聊着,竟是再等不了,决定第二天就去牲口行瞧瞧。

“堂哥,现在是不是就要去看牛了?”刚刚收完摊儿,李轻舟就过来了,李乔有些兴奋地问李轻舟。虽说堂哥他们是打算自己单买的,但这也不妨碍他高兴。堂哥说了,他们家要用说一声就好,真要算起来,还是自己家占了便宜呢。

李轻舟看月笙和两个弟弟都是满脸期待地望着他,有些好笑,“对,我们先去牲口行看看。不过若是你们都想去的话,这些家伙什就得先托人帮忙看着。”

“这个简单,我去跟旁边摊子的大娘说一声就好。”月笙说完就去了旁边摊子,和那边的大娘说了几句话就满面笑容地回来了。“好了,我跟马大娘说好了,让她帮我们看一会儿。我们把东西往那边挪挪,免得她忙起来顾不上,明天给她送些鱼丸、炸鱼就好。”

几人动作麻利地把东西往右手边的摊子挪了挪,就迫不及待地去了肉铺上寻江大柱。

他们这几个人看牲口都是外行,江大柱对这事儿熟悉,家里的驴子和水牛也都是他在牲口行买的,有他掌眼就不担心上当受骗。月笙早上来出摊儿时就去和江大柱说了,可把夫妇俩高兴坏了,这都要买水牛了,说明小两口日子过得好呢。

去肉铺上叫了江大柱,一行人就直奔西边的牲口行。

牲口多的地方味儿大,地也脏,又容易招蚊虫,所以牲口行离镇中心比较远,已经靠近山林了。

这里划出了一大块地界,专门用来买卖各种牲口。一进去,就能听见哞哞、咴咴等各种叫声,还有小贩和主顾们讨价还价的声音,吵吵嚷嚷的十分热闹。

几人一踏进牲口行,就有小贩过来围着他们说个不停。

“几位是要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