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44节(3 / 3)

加入书签

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均田制俨然已经化为泡影。

如今各地都有许多失地流民,他们要么成了达官贵人的佃户与家奴,要么落草为寇以抢掠为生,不管哪样都会社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前些年李隆基起用“百日宰相”宇文融,相中的就是他绝佳的理财能力,打算让他来帮朝廷解决财政问题,顺便理一理大唐的土地烂账。结果看看他的任期就知道了,才上岗三个多月就被撵出长安。

至于这三个多月能不能完成李隆基安排给他的括地任务,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当时把宇文融撵出朝堂的人都已经相继离世,烂账依然是烂账。

要解决财政问题和流民问题,实在是太难了。

张九龄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截留将被征调去边关戍边的流民,在河南等重要粮食生产区域划拉些土地来屯田。

这比之宇文融直接要求丈量各家土地要温和一些,可终归还是要动到土地问题——你要把这些百姓聚拢起来屯田,地从哪里来?

百姓要是能有得选择,那肯定是更愿意待在没有边患的地方。若非君命不可违,谁又愿意不远千里、离乡背井去边关安家?

王昌龄稍微给三娘解释了屯田举措对失地流民的好处。

张九龄做这么一件事注定会有不小的阻力,权贵想尽可能地多圈点地,边将又想尽可能讨多点兵,两边可谓是一拍即合,你在中间横插一脚算什么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