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23节(1 / 3)

加入书签

谢知府关心着他的秋粮, 不辞辛劳, 亲自赶到了富县。

富县离高武县约莫一百里的路程, 县令无诏, 无允许不能离开当职的辖地。

谢知府以前在刚上任时,在春耕与秋收时,离开县衙,前呼后拥去田间地头走了走。

百姓的形容,田地庄稼究竟如何,谢知府一清二楚。

刚到富县境内,谢知府就止不住地惊讶。

虽说地里的庄稼尚未成熟,也远称不上丰收,但谢知府这一路走来,以及与以前的高武县对比,足足称得上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温师爷指着在啃食青草的牛,眼珠子都快掉出来,道:“东翁,牛!”

谢知府神色严肃,点了点头。

牛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一个村子里,能有好几头耕牛,就是云州府的富裕地主家,亦从未有过的景象!

谢知府望着空地边,沟渠处,随风招展的绿叶,顿了下笑道:“哟,富县的百姓还真是风雅,种了这般多的美人蕉。”

温师爷眼角抽搐了下,谢知府出自耕读之家,不过他从未耕过地。

东翁当然不会有错,温师爷委婉地道:“是吗?还真是雅啊。咦,与美人蕉好似不一样,应当是芋头。”

谢知府定睛一瞧,哈哈笑道:“我看花了眼,原来还真是芋头。我就说,富县上上下下,都是一群穷酸,哪来的雅。”

这句话,将程子安也一并算了进去,毕竟他来自明州府的乡下,世人皆知。

温师爷忙附和,道:“美人蕉与芋头叶片相似,也只有种地的穷酸能看得出来,比如像是在下,以前家中种田,才能辨别得出来。这种本事,唉,半点用处都没有。”

谢知府很是喜欢温师爷,每句话都能说到她的心坎上。

温师爷疑惑地道:“不过,富县怎地种了这般多的芋头,芋头有毒,汁水沾到手上,会起红肿,令人难以忍受。这芋头可不好种,吃肥不说,地只要种了一年,次年就浪费了,土壤贫瘠,别的庄稼都种不了。要是干旱的话,别的庄稼还能挡一挡,芋头很快就会死掉。”

谢知府满不在乎地道:“你没见到,这些芋头都种在空当处,没占用田地。”

要是占了田地,不管种何种作物,都要收取赋税。

另外,哪怕是芋头种在空地处,收成多了,照样可以收税。

谢知府眉毛微挑,道:“仔细看着这些芋头。”

温师爷闻弦歌知雅意,这些芋头一旦收割,又是一笔钱呐!

这个钱,可以算是朝廷的赋税,也可以不算,一切尽在谢知府的把空中。

两人一并笑起来,进了县城。

无需用人指点,县衙一眼可见,转瞬间就从城门来到了县衙前。

县衙衙门虚掩着,无人守卫,也不见有人迎出来。

谢知府下了马车,面无笑容,负手死亡,尽显官家威仪。

温师爷躬身道:“东翁,待在下进去看看。”

谢知府唔了声,温师爷忙推门进去了。县衙里种着几颗榕树,地上一片阴凉。公堂冷清清,书房值房里皆无人。

在捕头的值房里,温师爷总算找到了苏捕头,他们此前见过一面,算得半熟。

苏捕头看到他,打量了一阵,惊讶地道:“可是温师爷?哎哟,原来是温师爷,快进来坐!”

温师爷对着拱手见礼的苏捕头抬了抬手,不那么高兴地道:“我就不坐了,东翁,谢知府还在大门外等着呢。不是我说你们,偌大一个县衙,大门处没守卫,衙门里也空荡荡。青天白日之下,都不当值去了何处?”

苏捕头听到谢知府也来了,脸色一变,堆满笑道:“哎哟,都是我们的疏忽,我们的疏忽。温师爷,你看这事吧,不怪我们,实在是太忙了,人手都被派了出去,就剩下我一人在。”

说话间,苏捕头大步往外走,温师爷不敢让谢知府等,只能忍气跟了上去。

“程县令呢?敢问你们县衙里,何事这般忙?”

苏捕头苦着脸道:“还不是忙着地里的庄稼,那都是花了大钱,万万不能打了水漂。程县令下地去了,程县令的阿爹也一并去了,连程县令的仆从们都一并在忙,县衙里的胥吏,全部都被拉了去,到傍晚时会回县城,温师爷见谅。”

温师爷暗自冷哼了声,不悦道:“要是有百姓来衙门办事,告状,衙门没人,谁都可以进来,成何体统。”

苏捕头道:“县城就这般大,穷苦百姓没甚事可办,至于要告状的,还有在下,在下守在衙门,就是为了接待百姓。至于谁都可以进来,程县令说了,衙门是为了百姓办事的地方,当然不用关着,防着,安排人守着了。”

温师爷揉了揉眉心,不知是赶路辛苦,还是见到太多令他吃惊的事,一时间,脑子里只嗡嗡响。

总归是一句话,富县总归是个怪异之地,他见识浅,以前闻所未闻!

谢知府没看到程子安,一个身着捕快衣衫的胥吏与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