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21节(2 / 3)

加入书签

,肖兰一个没出嫁的大姑娘,没兴趣听她们保媒拉纤的这些事儿,接着铲地去了。

韩小英这时候刚好铲到地头儿,张翠云跟阮荷花也说完悄悄话了,没理会韩小英。

韩小英跟她们也不熟悉,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喝了几口自带的凉开水,略歇了歇继续干活去了。

一上午,韩小英铲完了三垄玉米,比肖兰正少了一条垄。

下工时计分员给她记了三个工分,然后十分诧异的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很明显,没想到她瘦瘦小小的,还挺能干的。

二组的郭队长,也对她是刮目相看,这小知青看着小,也不是没什么用,至少能养活自己。

还有新来的几个男知青也都不错,都挺安分的在干活,上午没出什么幺蛾子。

就是那个谭雅婷上工就状况不断,半上午都没坚持下来就摔锄头不干了,说是她手给磨出两个大泡,疼得拿不住锄头。

不上工就没有工分,没工分到秋就没有粮食,谭雅婷才不在乎这个,她有钱有票,不上工也饿不死。

可大队长发话了,宋家堡不缺养身板的娇小姐,不干活就把她退回去。

七队的小队长就安排谭雅婷跟一帮婶子大娘们去麦地里拔草,哪怕她一天只挣一个工分也行,反正不能闲着。

谭雅婷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周文静比谭雅婷稍强一些,但是不如韩小英能干,上午勉强记了两个工分,人也蔫蔫的,没精打采的。

韩小英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毕竟十五岁的她一次也没摸过锄头,只是她比较别人能忍,累也不会吭声,吃饭时她嘴里使劲嚼着玉米饼子,胳膊酸得筷子都拿不起来。

几个新来的男知青也是,在夹凉拌野菜时手都是抖的。

肖兰看着他们,笑着安慰了一句:“你们这是刚开始上工,等过些日子习惯了就好了,那个谭雅婷你会做饭吗?”

“我不会。”谭雅婷累得饭都没怎么吃,坐在一边发呆。

“周文静你呢?”肖兰又转头问周文静,“你要是会做饭的话,明天就开始排班做饭吧,让陶永芳带着你。”知青点做饭也是排班的,两个人一组。

“行。”做饭周文静还是会的。

“韩小英跟柳玉洁一组,我带谭雅婷,男知青要负责挑水跟抱柴火,还要抽空打理菜园子,大家都没意见吧?”昨天她没顾得上说这些,今天才开始安排。

众人摇摇头,表示没意见,知青点是集体的,大家都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没什么好推脱的。

下午的太阳有些大,玉米地里哪有什么阴凉,韩小英随身带了条湿毛巾,铲地的时候顶在头上,省得被太阳给晒晕了。

周文静有样学样,别说还挺管用,就是不如草帽戴着方便,可惜草帽她们没来得及准备草帽,谭雅婷倒是跟村里人换了一顶旧的。

庄稼的第一遍草锄完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这期间还下了场雨。

下雨天不上工,韩小英就去村里找木匠做了个带锁扣的箱子。

箱子看着小巧玲珑,只有四十公分宽,可以放到脚下,她个子小,不用担心睡觉时伸不开腿。

周文静跟谭雅婷东西比较多,就各做了个略大一些的,放在炕梢。

韩小英还抽空写了几封信。一封写给金凤,跟她打听了一下家里的事,还有两封是分别写给刘秀娥跟田姥姥的,跟她们报个平安,最后一封是写给她大姐韩小云的。

她大姐下乡三年了,人在通城的建设生产兵团,一直没怎么跟家里联系过,她妈没少骂她大姐是白眼狼,不孝女,因为她大姐下乡以后没给家里邮过一次钱。

可她妈也不想想,她大姐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只身在外,再挣能挣多少钱?家里不给她补贴,她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还奢望什么。

通城离定城是比较远,离她这边只有几百里地,以后说不定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韩小英把所有信写好,放到提前准备好的信封里糊上,大队长去公社开会时,顺便就帮忙给寄走了。

不止她,村里有些老人甚至连公社都有没去过几趟,有事就找大队长代劳。

第一遍地铲完没多久,端午节就到了,生产队放了半天假。

肖兰领着女知青和面包饺子,面是知青点最后一点细粮,留了很久,一直没舍得吃。

过节拿来包饺子,人多面少不够吃,还掺了两碗玉米面。

饺子馅是野菜鸡蛋的,还有跟村里人换来的两把韭菜,虽然没肉油也少的可伶,但吃着感觉还挺鲜香的。

大伙难得改善一顿,连一向挑嘴的谭雅婷也吃了不少,韭菜鸡蛋还是她跟村里人换的呢。

“韩小英,你年龄也不大,怎么什么都会样?”铲地,做饭,不管干什么都像模像样的。

吃完饺子没事儿,女知青们在一起闲聊天,谭雅婷看着韩小英,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在家的时候干得多了,自然就会了。”韩小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