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76章(1 / 2)

加入书签

柳鹤知刚想回禀,却见沈清昀脸色不对,“将军这是不舒服?”

“无碍,可是太子出了事?”

“将军所料不错,下官按照将军说的多加了一层防卫,怕出事便又找人在暗处跟真正的太子调了包,却没想到,子时刚过,太子的住所便来了动静。”

有人不想太子回到云京,怕事情败露,想在半路下杀手很是正常。

沈清昀问:“太子现今如何了?”

“太子亲眼见到此景,有些怕了,如今正躲在他那侍卫的身后吵着要见将军。”

沈清昀揉了揉额头,“不必理他,让他闹腾吧!”

柳鹤知点了点头,细看沈清昀的状态,有些担心地问道:“将军真的没事吗?要不要我请郎中来瞧一瞧?”

“劳大人,真的没事。”

可他实在不像没事的样子。

柳鹤知忧心,还想再劝几句,却突闻有人来报,谢玉莲在狱中出了事。

左不过也睡不着了,沈清昀缓了缓,决定随柳鹤知前去看看。

“她原本在牢里待的好好的,突然不知怎么了,吵着闹着要见大人,当时大人正在处理事情,下人一时拿不定主意便给耽搁了,谁料想,这谢玉莲居然就那么迫不及待,竟是直接寻了短见。”

说话的是一名上了岁数的老人,沈清昀今日入府便是他招待的,当时听柳鹤知提了一嘴,是邱宏远身边的师爷。

柳鹤知自从听说谢玉莲恐有性命之忧开始,脸色就算不得好,如今更是亲自进去看护那人,事出反常便是有鬼,可沈清昀并没说什么,而是暗中观察起来。

前世,他所思所想都在边陲两国之间,对于昌国朝堂上面的事情知之甚少,关于柳鹤知这个人也不曾了解过,可当初柳鹤知找上他说的那些话倒是给他提了个醒,也让他记起了一些前尘旧事。

记得自己当时负气离家,路过杭江确实救过一位跛脚少年。

可那少年,真的是如今在官文殿任职的从二品大学士柳鹤知吗?

若当真如此,他能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做到如今这个位子,光靠脑子是远远不够的。

“这谢玉莲,寻短见之前,可曾留下什么话?”沈清昀问一旁的师爷。

师爷想了想,“话倒是不曾留下,只不过情绪貌似很激动,一直吵着要见柳大人,官差说,她又哭又笑,有些精神失常的样子,他们不敢做主,这才想着去回禀,奈何事情发生的不巧,大人正巧有事绊住了脚。”

沈清昀皱眉,“也就是说,谢玉莲的事情,发生在太子被绑之后。”

师爷点了点头,“按照时间推算,是这样的。”

沈清昀心中有了想法,只是还没来得及确认,这时,柳鹤知从牢房里面出来了。

“情况如何?”沈清昀问。

柳鹤知脸色不太好看,“郎中说人虽然救回来了,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醒。”

随派了天启营的人守在这里,“夜深了,下官派人送将军回去歇息吧!”

沈清昀阻道:“不必了,我自己四处走走。”

可柳鹤知不依,“算了,还是我送将军回去吧!”

沈清昀正有话想跟他说,便也不再客套,而是跟着他一同出了牢房。

路上,沈清昀试探着问道:“大人是杭江人?”

柳鹤知:“……”

“大人不必惊讶,实在是我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来。”

柳鹤知呐呐,“将军--”

沈清昀笑了一笑,“大人说我当年在杭江救过你,可现下想来,我当年救下的,应当不止一个人。”他顿了步,回头看他,“大人身边的小少年,如今去了哪里?”

闻言,柳鹤知僵在原地。

这应该是为数不多的、柳鹤知不想提及的往事。

沈清昀见他面色,便知道自己猜得不错,于是接着说道:“其实我一直很好奇,大人既然想取得我的信任,为什么又要用那跛脚少年的身份,现下想来,只怕是因为大人的心里藏着些不足为外人道来的秘密,所以才用了一个不会被人发觉的身份。”

他向来点到为止,说完便要离开。

其实让沈清昀想到他身份的原因,还是因他当日说的那句话,他想改一改杭江的风气。

杭江三堂谢氏多年来只手遮天,曾祸害过不少无辜百姓,三堂中有很多人深受其害,这其中就包括柳鹤知一家,当年他的父亲不过是个小县官,却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被谢氏打压,最终更是被坑害致死,而当年,柳鹤知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那几年杭江祸乱不断,杭江的官员被人害死无人问津不说,甚至连调查的州府都只是走走过场,象征性的盘问一番便被谢氏请进高门大院,而柳鹤知不信天道无门,他要为父亲讨要一个说法。

谢氏斩草不除根,知道一个孩子掀不起大风浪,便将柳鹤知一个人留下来任人欺凌。

城门大开,他却根本走不出杭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