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62章(1 / 2)

加入书签

柳鹤知作揖回礼,“只是下官的话,却只能将军一人听得。”

沈清昀微楞,不由得看向一旁的凌霄煜,“殿下,要不--”

凌霄煜虽然没吭声,但看表情便是默许了,于是他做了个‘感激’的手势,然后道:“那请大人移步。”

二人一起入了内室,柳鹤知才重新开口,“自将军离开云京后,陛下便下了缉拿江国贼人回京的令,至于将军,陛下给的是务必将人完好无损带回去的令。”

“然而半月前,陛下却听闻有人不听号令,混入其中企图加害将军,于是派了下官等几位同僚负责监察此事,下官追至杭江,派人多方打探,最终发现了些蛛丝马迹。”

柳鹤知说到这里的时候,微微叹息一声,“下官听闻将军仗义出手,救了邱宏远的事,又听闻那人把将军手写的书信卖给了禁军这才使将军暴露的事。”

沈清昀听到这里,不由得苦笑一声,“怪我没有量力而行,实在是惭愧。”

怎料柳鹤知却不予认同,“将军何出此言,那邱宏远恩将仇报,负了将军一番苦心,是他的错,与将军何干?”他满心不平,“如今禁军总督田世真已经被革职查办,邱宏远也已押入京都听候发落,陛下雷霆之怒未减,是以派下官留在此地彻查杭江之事。”

他似是想到什么,微叹一声,惭愧一笑,“这杭江只手遮天的风气,是该改改了!”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沈清昀跟柳鹤知本就不熟,如今听他句句肺腑,倒是有些过意不去,“如此甚好,还要辛苦大人走这一遭。”

“将军这是哪里的话,这都是下官应当做的,”

柳鹤知顿言,“其实下官此次前来,一则是为了向将军透露杭江的事,二则,却是想跟将军交个底。”他自胸襟处取出一本书册呈上来,“这是下官在位期间收集到的东西,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交给将军为好。”

“这是--”

柳鹤知拱手说道:“朝中各位大臣官员的秘辛。”

沈清昀本已伸出去的手却因着这句话而退却了。

柳鹤知诚恳道:“下官多年来虽深受皇恩,却也知何为可行何为不可行,当日将军的话犹在耳畔,下官必当终身不忘,为国为民是为根本,江山社稷固然重要,可百姓才是昌国的天。”

“将军远不在上京,并不知如今朝堂之上的发展趋势,是以做了错误的判断也是正常,可这世道总要有人站出来拨乱反正,下官自知人微言轻,只能寻将军作为倚仗。”

沈清昀被这一番恳切言词说的有点儿心惊,“大人如此信任我,倒是叫我受宠若惊。”

他微微沉吟,“只是这么重要的东西,大人还是收好为妙。”

柳鹤知此行目的尚不明确,即便有松然作保,沈清昀也不敢交心。

而对方似是知他心事,于是说明来意:“此番接旨来到杭江,看似为圣上分忧,实则,却是下官私心作祟--”他欲言却止,抬眼道:“如今朝中局势动荡,相爷孤掌难鸣,将军当真要一走了之么?”

沈清昀为他的直白而微楞,半晌不由得苦笑一声,“大人真性情也。”

“只不过,这非是我所能左右的事情,如今昌国国泰国安,百姓虽不能乐业却能安居,玄帝爱民如子,是大昌之福,大人不必杞人忧天。”

柳鹤知将书册拱手放在一旁的台案上,“知道将军不信我,可这份书册却是下官多年来我费尽心血才得到的,里面藏了许多朝臣不为人知的过往,随便找出来一件,都能让云京城乱上一乱。”

他拜了个礼,“将军可以好生思量,下官这就告退了。”

可沈清昀哪里能让他走,将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他,又慷慨激昂满是斗志的说了那么多话,“柳大人,如果我没记错,我入边陲时,大人还不曾入云京,是以你我本就没有交集。”

柳鹤知脚步微顿,却没回头,“将军说得不错。”

“所以我不懂--”沈清昀问道:“既是如此,大人为何如此信我?”

柳鹤知沉默良久,才低哑说道:“我入云京时,将军确实身在边陲,可这并不代表,我们之间便没有交集。”

沈清昀搞不懂了。

这时,柳鹤知却回了头,“我与将军之间的交集,在杭江而不在云京。”

这一言词,更是叫沈清昀有些迷茫,“怎么?难不成我与大人在杭江见过?”

“六年前,将军曾路过杭江,在郊山上面救了一位跛脚少年,将军可还记得此事?”

重生归来又在现世过了将近三年的沈清昀:“……”

柳鹤知摇头苦笑,“我就知道您不会记得,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将军向来如此。”

沈清昀还在想着前世的事情,按照柳鹤知所说的时间推算,六年前,该是自己刚刚离开云京准备去边陲的时候。

当时心高气傲,又因着参军的事跟家里闹了好大的不愉快,因此甩了相送的人,一个人独自往边陲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