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123节(3 / 3)

加入书签

的发动机或者设备,那就学习它们的传动方式吧。

这也不是心血来潮,根据研究,细菌吃了能量块做功,跟发动机直接烧了能量块没什么两样,甚至后者还更加的直接。既然如此,那为何细菌的转化能量如此高效,人类的发动机如此低效?问题很可能出在传动方式上面。

不是说消化方式就完全排除了可能,也有可能是因为细菌消化能量块比发动机更快,耗时更短,所以最短时间爆发出最大的功率。但这都是后面的事情,现在主攻传动方式,这条路走不通了再找能量利用的形式。

屈萍团队对每一个结构都进行了解析,知道了基因,也看到了传动方式,下一步就是通过生物培养的方式把这些零部件造出来,然后再组装起来。

这是在搞类鞭毛的超大生物发动机,每一个都可以单独培养,然后集合组装。

虽然是用无数生物体细胞构成的部件,但确实不是生物体,没有生命,却仍可能有一定的生物特征。能做到程度,还得看时间。

这边有了理论,那边立马进入了实际生产环节,刚一面世,就立马把能源利用率提升了一倍,达到了惊人的80%!

这还只是刚出来,没有进行精心调试的粗糙产品而已!至于传动效率这一块,更是不知道提升了多少。由此可见,细菌鞭毛的传动方式究竟有多么的合理!

两边的人员全都惊呆了。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发明家不是人类,而是大自然,这样的精密的结构人类根本无法想象,也就无从生产!”

“如果不是旋风菌足够大,我们或许还没能这么容易就破解里面的内容,真是期待,是不是旋风菌更大一点的话,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结构的秘密。”

“造物主真是神奇,不,应该说是生物的进化,自然的选择就是如此的神奇。”

大家啧啧称奇,非常期待着下一步的进展。全方位记录了第一次组装后,大家乘兴进行了第二次组装实验,这一次在设备内部模拟细菌内部的环境,结果又提升了数个百分点。第三次组装实验,同时在设备外部模拟了细菌生存的环境,又把效率提升了一点。

当总效率抵达95%的时候,这个数值终于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大家也明白,现有理论的上限应该就到这里了。

对比实验室环境下最高40%的热效率,总效率95%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注意,这里说的是总效率,包含了所有做功的效率,如果单纯看热值效率的话,已经突破了99%。

“看来细菌内部依旧还有我们看不到的细小结构,也正是那些更小的结构导致了总效率达不到无限逼近100%。看来旋风菌还是有继续培育长大的必要。”陈潇点点头,非常满意与眼下的成果,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完美的形成产业。

很早之前就提过,现在还得再提一次,实验室的理论跟生产理论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实验的东西要量产,就必须重新设计生产理论,什么环节该怎么做才能最合适。

这里面要考虑现有的制造水平,还要考虑能耗,人工环节。

不好好设计的话,再好的实验室理论无法量产,那就等于没办法真正的造福人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