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生活(1 / 4)

加入书签

李承业醒得比周迟早,天蒙蒙亮时,就在客栈后院练剑,等太阳从东方升起。

天亮了,周迟就该出门了。

她从迭了几迭的阁楼下来,由高至低,见李承业对着僻静的庭院,将手里光秃秃的花梗舞得风生水起。

她艳羡他身上的力量感。记得最初学武时,她也极其喜欢练剑,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用来研习剑招。练得魔怔了,画轴是剑,笔是剑,披帛是剑,并指亦可为剑,来一场左手和右手的切磋。

周迟迎着晨曦出门,傍晚回来,又看见李承业练剑,一招一式与晨时别无二致,落脚的位置都能准确地合上,像是一整天都没出去。

暮色苍茫,四面偶有人声。

李承业回房,避开伤口,拿凉水匆匆冲洗过,换了件常服,上楼敲周迟的门。

出乎他意料的是,周迟在洗衣服。那双细白的腕子被水浸过,愈加白得惹眼,嫩得像截春笋。

他第一次记住周迟正是因她这个举动。很小的时候,他母亲就是这样待他的,为他洗干净脏衣服。那总能唤醒他最本能的情感,缠缠绵绵,剪不断,理还乱。

“做什么呢?”

他问完之后有些懊悔,自己不该拿如此蠢的问题去打扰她,他应该表现得有勇有谋才对。

周迟说道:“我在温书。”

这下李承业当真有疑问了。

“什么?”

周迟湿漉漉的手虚指了下半空:“都在这里。”

她想象有一排排的字在眼前展开,每个字都是实在的方块,整整齐齐,各自有各自的去处,缘分让它们在想象当中相遇。当她想往下看,这些文字会自动离去,随她翻页。

“行吧。”李承业突发奇想,“你既然正好在干活,能不能顺带帮我的也洗洗?”

周迟停下了动作。

随着她的静止,那些字生出羽翅,分崩离析,笔画被无形的手拉扯成碎片,点、横、竖、撇、捺,彼此距离越来越远,直到全部糊成黑点,消失不见。

“李大哥。”她道,“你是行伍中人,应该听过温君蕙的生平吧?我前两日读完她的传记,一宿没睡着,想和人分享,又不知道找谁说。我很少有这种感觉,你呢?”

李承业点点头道:“你想说就说吧。”

他看着周迟的嘴唇不停阖动。

周迟又长高了,美丽也一天胜似一天。女孩这个年纪长得飞快,早晨有早晨的周迟,晚上有晚上的周迟,似乎相同,又很不一样,他所看见的都是新的骨骼和血肉,等他熟悉了现在这个,又马不停蹄赶往未来见到了下一个。少女的面孔,永远新鲜,怎么看都好看。

他斗胆猜测,尝起来也一定美妙。

周迟道:“李大哥,你说呢?”

“啊?”李承业清清嗓子,换了个站姿,撑着浣衣台一角,身形堪比黑压压的城墙,声音也是低沉的,“大概吧。”

“你也这样想吗?我读到南境平乱那一回,总觉得,这么英勇善战的女子,竟然无人歌颂她的事迹,实在不应当。虽说南境偏远,人少,但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土地?如果不是有人将她的事写出来,让我读到,我也许无法料想她身上有那么多奇特的故事。话虽如此,我家世代重文,也曾囊括四海之书,揽尽天下文才,出入皆贤能,张口即文章,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否则……君子当心怀天下,写值得被人记住的东西。我希望何公执笔,补写这几年缺失的人和事。”

“那很好啊。”

李承业更想说的是,何公何许人也。

“可我今日前去,何公闭门不见。”

“为什么?”

“我记得,我父亲做了坏事,几位史官拼死劝谏,我父亲要拿人问斩,何公站出来,说是自己起的头,当场自断右手。而后我父亲就放过他们了,何公自请归乡,如今就住在这里。”

“等会,这人非要自残?”

周迟摇了摇头:“当然不是。”

李承业接着问道:“哦,那,他手都废了,还怎么拿笔?”

“自然有别的法子。”周迟展开一个有几分悲伤的笑容,“他离开都城之前在城外住过几天。那年我九岁,悄悄出宫看他,求了大半天,门童才许我进去。我进了书房,何公却又不肯和我说话,我看他的右手包着纱布,问他疼不疼,他不理我,只拿左手研墨写字。他提笔那一刻我呼吸都差点停了,就好像,天雷来时,其他人都没了,只有我逃过一劫。”

“这世上没有天雷。”李承业皱了皱眉,道,“然后呢?”

“我见过不少奇人异士,但显然何公不是。他根本没练过左手写字。他写得很慢,写出来的字非常难看,歪歪斜斜的,每一笔收得也很滑稽,要么收不住,要么收早了,像狗在挠墙。他写到天黑,才和我说了第一句话,他说,他说,公主为何要哭,我既不怪你,也不怪你父亲。”

李承业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来找周迟是想叫她吃饭,没想到听她说了一个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