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344章 石知州乔装入对马(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时候,济水可以说是山东最大的河流。

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漕运作用,梁山泊则又扮演者中枢的角色。

也正是如此,水浒传中宋江在郓城的名头,会传遍大宋的许多区域。

因为许多来往的客商,听闻过此事之后,再顺水前往别处经商贸易,便自然而然将郓城的听闻说给别人。

而对梁山而言,控制住正个济水,就可以加快济州、郓州、齐州、淄州、青州五州的货物流通。

这就像是开辟了一条水上高速一样,让这五州的贸易快速增加,从而加快地方的经济发展。

因此这一块儿对梁山而言,也极为重要。

之前王伦一直没有对这里动手,一来是不愿意与宋廷闹的太僵。

二来是梁山实在腾不开手来。

现在宋廷关键时候的背刺,也让王伦放下了最后的侥幸。

既然你如此拉胯带都带不动,那就闪一边去,让我自己来吧。

当梁山占据了济州、郓州、齐州、淄州四州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给宋廷传去消息,告知此事已经发生。

至于宋廷如何答复,王伦也懒得管。

打不了打呗。

实在不行王伦自己去东京,请那赵佶北狩。

而关于济州、郓州、齐州、淄州这四州知州的安排。

拔拔晟给了一个建议,建议将这四处划为京畿区域,有王伦直辖管理。

对此王伦却是直接拒绝。

反而将这四个州的管理人员安排了出去。

在拔拔晟看来,随着梁山地盘越来越大,在外驻扎的知州们,难免会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只认知州,而不认梁山的情况。

这样就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势力,来确保地方势力的忠诚。

也正是如此,才会建议王伦划京畿区域,然后自己直辖。

可王伦却觉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既然将兄弟们放在地方权知一州军政事,便得信得过才行。

置于拔拔晟所担忧的问题,等发生了再说。

就这样,林冲领到了权知济州军政事的职位。

拔拔晟则权知郓州军政事。

至于齐州与潍州这辆州,王伦则分别给了黑齿家与朴家。

对于王伦的这般安排,朴俊与黑齿家,也是感恩戴德,并同时请愿,希望王伦能安排一些人来辅助他们。

对此王伦却是一口回绝,只是告诉他们,有什么事情拿捏不准的,可以来询问自己。

做完了这些事情后,梁山便开始了积极备战,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战争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只有积极备战,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

而在这种局势紧张的时候,儒李守成却来到了徐州利国监。

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工匠没日没夜的锻造着农具与将士们所需要的兵器与铠甲。

这一幕,也让儒李守成恍然大悟。

原来梁山不光需要奋勇作战的将士,也需要这些能够为梁山生产工具的匠人们。

这时,儒李守成又想起了王伦当时的话。

贡献的方式不仅仅是战斗。

当即儒李守成便带着众多随处,加入到了匠人们的行列,与他们一同学习起了锻造的技艺。

在儒李守成的计划之中,便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将这个技艺传授给耽罗人,然后让耽罗人通过耕种与锻造,来为梁山做贡献。

而这时,耽罗岛上的龙造寺真一,则带着少量随从来见到了郑芝龙。

“真一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郑芝龙笑道。

龙造寺真一先郑重其事的向郑芝龙行了一礼,才道:“郑桑,这一次来是与你说一件重要的事情。

肥前主家已经得知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

我已经试着隐瞒了,可实在是瞒不主了,在不就的将来,他们可能还会带人前来找你麻烦。

还望您能提前做准备。”

郑芝龙闻言点了点头,知道自从上次解决了那些前来挑事的倭奴人。

后续的事情必然还会发生,只是没想到拖了这么久,才发生后续的事情。

“行了,我知道了。”

见郑芝龙回答的如此淡然,龙造寺真一也知道即便是肥前的龙造寺本家,梁山也不放在眼里。

毕竟对方比龙造寺强太多了。

只是龙造寺真一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敢问梁山什么时候有时间,去将这肥前的问题彻底解决?”

“再等一等吧,我们刚刚拿下高丽需要一段时间来修生养息。

当高丽的事情稳定了,自然会处理这件事情。”郑芝龙敷衍了一句。

对于郑芝龙的答复,龙造寺真一也是毫无办法。

再加上上次王伦已经警告过他,因此他也不敢做什么小动作,只能静静的等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