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银行家 第21节(1 / 3)

加入书签

然而根本睡不着,心情也有些纠结,那是患得患失的滋味,仿佛是她想要突破一些局限,但又出于自我保护而逃避。

辗转反侧一阵子,她把脑袋蒙进了被子里。

床头柜上,手机屏幕的光线逐渐变暗,直至全黑。

林霂醒醒睡睡,直至清晨五点半被闹铃唤醒。

起床后她给萧淮发消息:“我昨晚很早就睡着了,没看见你的消息,不好意思。”

他没回,她就当昨晚的事情彻底过去了。

她在前台退房时遇见了萧淮,若无其事地打招呼:“早安,西蒙呢?”

萧淮神色淡淡的:“他画画到深夜,又喝了许多红酒,一睡不醒。我只好请酒店工作人员把他扶入车里。”

昨晚后半夜突然降温,走出酒店时,天空中细雪纷飞,整座城市被皑皑白雪覆盖。

林霂摊开手心,接住几片晶莹的雪花。刺骨的寒冷渗入肌肤,迅速蔓延开来,冻得她哆嗦了一下。

一抬头撞见萧淮的视线,她尴尬地笑了笑,麻利地向他走过去。

车里的空调提早打开,空气都是暖暖的。林霂坐进去脱掉外套,后排座位上西蒙盖着毛毯睡得正酣。

银色奔驰发动,驶向柏林。

萧淮一路上都不说话,林霂也没有刻意闲聊。在这样的情况下,车里的气氛似乎有些沉闷,她只好把视线投向挡风玻璃。

细雪洋洋洒洒飘落,在玻璃上积成一小堆;雨刷轻轻一挥,雪花蓦地散开,又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积聚。

她偷偷瞄一眼萧淮。

见他沉默不语盯视前方的样子,她即使想闲谈也只能闭上嘴。

车子进入柏林地界,雪停了。

天空黯淡无光,不见晨曦,路面湿滑,街道两旁的树木光秃秃的只剩枝桠,整座城市显得萧索冷清。

林霂从这种氛围里感受到了原东德地区的历史沧桑感,清清嗓子找了个话题:“我曾经读过一位作家的散文,描述她从西柏林前往东柏林,持有的是台湾护照,不允许过境。你猜猜,她是如何成功抵达东柏林?”

萧淮不答,打了转向灯,将车子驶入右车道。

林霂自顾自说:“作者长得非常漂亮,某位东德军官一眼就喜欢上她,主动帮忙办理临时过境证,亲自护送她过关卡。在通关的最后一刻,军官用英文对她说——你真美。”

……一片寂静。

林霂垂下眼帘,不说话了。

就在这时,萧淮用十分理性的口吻接过话题:“你看过《窃听风暴》,应该了解东德地区的百姓一言一行皆被政府严格监控,徇私这件事几乎不可能发生。”

林霂愣了下。

她读这篇散文时是高中生,一直以为是真实发生过的爱情故事,还为此掉过眼泪,从来没想过情节可能是虚构的……

气氛突然变得过于安静,萧淮问:“我说得不对?”

林霂扁扁嘴:“你说得挺有道理。”

他察觉到她语气的微妙变化:“你认为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她默然不语。

萧淮回眸瞥过来,淡淡道:“看不出来,你这么好骗。”

林霂脸色略窘,别开脸不看他。

她希望他听完故事后笑一笑,他不但不配合,竟然奚落她。

不知道萧淮心里在想什么,随之又说:“文章的名字是什么?”

她才不告诉他呢。

萧淮又问:“文章的结局是什么?”

她看着窗外,良久才答:“一趟返回西柏林的末班火车分开了他们。”

银色奔驰在这时转入一条狭窄的街道,靠边停住。

萧淮道:“现在时间太早,只有这间店开门营业,我们先在这里吃早餐。”

循着他的视线,林霂看见了一间面包坊,招牌是俄语。

这间店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情,提供各式各样的大面包,长圆扁方形态各异,散发着浓厚牛油香味。

林霂从昨晚到现在粒米未进,既想尝尝这个,又想试试那个,最后萧淮帮她点了经典的大圆面包(kapaвan)。

开动之前,她瞅瞅萧淮:“这面包太大了,我吃不完怎么办?”

“你吃不完,还有我。我如果吃不完,车里还睡着一个。”

她掰了一小块,配着盐和汤慢慢品尝。他掏出手机,修长的手指不急不缓地在屏幕上滑动。

大清早就开始处理工作邮件?林霂提醒道:“汤要凉了。”

萧淮点点头,却拨通某个电话号码,起身走出店外。

他走几步站在车子的斜前方,林霂透过玻璃窗可以观察到他的一举一动。

外面温度极低,他没有出现哆嗦或者抖动身体之类的小动作,而是一动不动地立着。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诉说,十几分钟后才挂断电话。

他坐进来的时候带来一丝冰冷的气息,林霂觉得他连呼出来的空气都是异常寒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