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290章(1 / 2)

加入书签

崔美青觉得自己饿得越来越快,早上第四节 的上到一半,她的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

庄洁侧耳:“什么响?”

崔美青悄声道:“大概是我的肚子吧。”

庄洁想笑不敢笑,憋得肚子都疼了。

一下课,崔美青就像火烧屁股一样,拉着杨任意就往食堂跑。

今天食堂有香菇炖乌鸡,一份六块钱,比一般的菜贵,但崔美青咬咬牙还是要了一份。

上课太累了,她要多吃点补充营养。

今天食堂还准备了薄荷鸡蛋汤,香味浓郁、味道独特的薄荷清热解暑,正好适合8月份。

崔美青是真饿了,低头狂吃,好像再不吃下一秒就要饿死了。

何承燕端着盘子在食堂站着,看到崔美青和杨任意,她立刻走过去。

“学霸,我和你们一起吃。”

“诶,你不是走读吗?怎么来学校吃饭了?”杨任意奇怪道。

“我妈出差去了,要一个月才回来,这段时间我就住校了。”

崔美青抬头,小声问道:“那住校了你还能出去吗?”

“能,我走读的通行卡还在呢。”

崔美青很羡慕:“真好,自由自在的。快吃快吃,今天的薄荷鸡蛋汤很不错,薄荷很新鲜。”

这个星期的周天,老师让他们去学校门口迎接新来的高一学生。

崔美青只觉恍然如梦,原来她们已经成为可以迎接新生入校的老学生了?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到正式开学的日子,41班来了两个复读生。

复读生在台上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张震强。”

“我叫秦瑞泽。”

崔美青盯着台上的“新同学”。

秦瑞泽是上一届高三的文科第一,他考试的时候太紧张了,把政治答案写到了地理的答题框里。但即使如此,他还是考上到了610。

云南高考的试卷是乙卷,难度不高,分数偏高,加上民族加分,云南每年的一本文科划线都非常高。所以他这个成绩虽然可以进入一本,但要想上更好的985,211高校是不可能了。

所以他选择了再次复读。上辈子,他成功了。

年级第一回 头复读,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崔美青佩服这种及时止损、心智坚定的对手。

她也会全力以赴的。

高三的主旋律只有两个:学习、考试。学生的半月假变成了月假,别人休息,她们考试。

每个星期一次小考,每个月一次大考,考试座位按名次排,这个星期你在一考场,下个星期说不定你就在二考场了。

崔美青第一次月考就给了秦瑞泽一个下马威。两个人的主科成绩不相上下,但在政史地上,崔美青更胜一筹。

崔美青文综256,秦瑞泽244。

知道这个成绩,大家的眼神忍不住在两个学霸上打转。

秦瑞泽表情冷静,似乎对这个成绩并不意外。

但下课后,他和崔美青借文综试卷看。

崔美青记忆力强,语言组织和逻辑思维能力强,在答题的时候不仅做到了踩点,还及时延伸,使用的词非常专业。

秦瑞泽甚至觉得她这个答案比标准答案更像标准答案。

她是怎么做到的?

不知道的事就要问,所以下课吃饭的时间,秦瑞泽抬着盘子坐到崔美青旁边套近乎。

崔美青不主动社交,但她好说话,再说了,技巧这种东西,你说了别人不一定能做到,所以她很大方的分享自己的经验。

“地理就不用说了,这个主要是踩点,长篇大论没有用。政治需要语言组织,时政性很强,我们政治老师晚自习会放《大国制造》、《大国崛起》的纪录片,里面会出现很多国家领导人讲话,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工匠精神,这一类的词就需要注意记忆理解,方便在答题的时候使用。历史需要长篇大论,但要注意史论结合,减少套话,增加史实+结论的结构。结论一定要以课本为权威,尤其是观点类的题,不搞偏难怪。”

崔美青笑眯眯地说了一大串。

秦瑞泽连连点头。

“别说了,吃饭呢,再说我要厌食了。”

杨任意耷拉着脸说。

她这段时间很辛苦,高一、高二的时候太潇洒了,高三遭报应了。别人复习是回顾知识点,她复习是认识知识点,背诵记忆起来比别人费劲。

崔美青看她英语不好,每天下午拉着她一起用p3听英语听力的原文。晚上,崔美青还会监督她背二十个单词。

她现在做梦都是friend、friendly、friendship,崔美青说这种记忆方式更高效,更有用。

当然,背起来也更费劲。可费劲就能不学吗?想到这,杨任意的脸色更苦了。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星期天,班主任担心学生学习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