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260章(1 / 2)

加入书签

丁艳紧紧抱住崔美青的腰,头靠在崔美青的肩膀上,呼吸浅浅。

“听清楚了。”

“那就好。还有,你不是挣了两千五吗?别告诉你爸妈,万一哪天他们不给你钱了,你还能拿出来应应急,知道了吗?”

“嗯嗯。”丁艳蹭了蹭她的脖子:“谢谢你,小美姐。”

崔美青不自在地嗯了一声,唉,小美女撒娇,真让人受不了。

到了丁家,丁家父母对丁艳还是没好脸色,丁艳屁股都没坐下呢,就被妈妈赶出去带弟弟了。

丁艳的妹妹做了手术,舌头还处在恢复期,她很喜欢崔美青这个总是带吃的来家里的大姐姐,崔美青去哪,她就跟着去哪。

崔美青摸她柔软的头发,心里不解:一样是自己的孩子,怎么就区别对待呢。

晚上吃饭,崔林院和丁爸爸一人喝了一杯五十多度的自烤酒。

两个人脸都有点泛红了。

崔林院瞧着气氛到了,身子倾向丁爸爸那边,语重心长地开始说交心话:“老丁啊,不是我说你,咱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日子能好过点吗?孩子不读书,以后只能像咱们一样,一代一代的打工,日子过得一点希望都没有。”

丁爸爸张嘴想说话,崔林院没理会他,继续说:“我知道,你家压力大。那丁艳卫校毕业了就可以工作,那个时候,你家两个小的都上学了,那她是不是就可以帮你们分担一点了,你们身上的压力不就小了吗?现在让丁艳出去打工,她小小年纪,能挣到多少钱?”

俩中年男人就这样头对头凑到一起,聊起了儿女前途。

李英婼不怎么会说话,所以丁妈妈这边主要是丁艳在发挥作用。

“妈,读卫校花不了多少钱的,我一毕业就工作,肯定会顾着弟弟妹妹的……”

两方攻破,成效显著,丁家父母答应帮丁艳出学费和生活费了。

崔美青松了口气,她终于不用舍命陪君子了。

她是有后手的,如果丁叔叔不给丁艳学费和生活费,那她就借钱给丁艳读书。

好在现在皆大欢喜了。

《大黄的一生》接近尾声,收藏只有寥寥一千,收入一千二,和《翠翠》相比,惨淡的不像同一个作者写出来的。

崔美青觉得很遗憾,《大黄的一生》对她来说意义不同,她希望大家喜欢这部作品。

《大黄的一生》完结后,崔美青开始在电脑上码新书,新书并不是关于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而是以≈lt;a href=&ot;&ot; tart=&ot;_bnk&ot;≈gt;唐朝为时代背景,描绘一个画家的一生。

绘画天赋极高的女主降生在普通的官宦家庭,因为盛唐风气开放,女主得以拜师学艺,在一场春日宴中一鸣惊人。她意气风发,嫁给青梅竹马的夫君,两人志趣相投,琴瑟和鸣。

这一时期,女主的绘画作品是充满生机的她自创了许多画法,时人称她为大家。

公主贵族们喜爱她繁华、锦簇的画风,推崇她,歌颂她,诗人们也写诗赞她的画有盛唐之气,大气、新奇,有包容开放之态。

但世情难料,安史之乱击碎了女主平静祥和的生活。

她的作品开始从贵族奢华的生活转向平民,转向遭到屠戮的大地,画风突变,沉郁顿挫。

崔美青写这本书,其实是为了让自己的《太平盛世》更接近唐朝做的铺垫。一本好的历史衍生文是带着那个时代气息的,秦的武、汉的传承、唐的开放、宋的文气,不贴近原历史的衍生文是空中楼阁,必然感动不了挑剔的看官。

当崔美青全身心投入到《画家》这本书时,她能感觉到自己的遣词造句已经开始接近历史书中的唐朝了。

等她把《画家》这本书写完,她肯定能把《太平盛世》写得更好。

崔美青对此信心满满。

41班

《画家》写到六万字的时候, 上学的时间到了。

崔美青不得不背起书包回学校。

46班被分成了理科班,而崔美青是文科生,所以她被分到了文科班。

全年级只有两个文科班, 一个41班, 一个42班,崔美青被分在了41班, 全班只有八个男的。

分班意味着搬宿舍,崔林院抬着被子枕头跟在崔美青后面,走到了宿舍楼的另一边, 崔美青的新宿舍。

宿舍里已经有人在整理床铺了。

崔美青主动和下床的小圆脸、上床的长头发打了个招呼,然后选了一张上铺的空床开始铺床。

收拾好床, 崔美青和崔林院一块到学校外面的快餐店吃饭。

这家快餐店的肉沫蒸蛋和蒜炒洋丝瓜尖很好吃,凉拌卤肉更是一绝, 崔美青吃得头都不抬。

吃完饭,崔林院给崔美青留了三百钱,让她买一些生活用品。

“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上课不要发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