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99节(2 / 3)

加入书签

监们有条不紊地穿梭布置,吴氏眼尖地发现不远处巡逻侍卫的衣角,心下觉得诧异,不过想到婆母的话,紧紧闭上了嘴巴。

倒是冯家老夫人满脸倦容地从后面的船只上下来看见他们主动过来行礼问安。

景阳王妃:“你这是身有不适?怎得看上去消瘦了不少?”

冯家老夫人勉强笑了笑:“让您见笑了!还不是我家那不争气的儿子冯岩前段时间爬山的时候摔伤了身子,至今还在家卧床呢!”

景阳王妃虽然早有耳闻,但还是表现了几分诧异:“老天爷啊!可有请太医过去看看?现在如何了?”

冯家老夫人脸白了几分,用帕子按压了一下额角,道:“不妨事儿!再养段时间就好了!多谢您关心。”

正好有引路的小宫女过来,两人便分开了短暂的交谈。

与此同时,秋桑正在后面跟江晚儿耳语:“……就在广云寺旁边的那座山上,那冯岩就算是能站起来,这辈子也再不能有子嗣了,可怜了冯家就他一根独苗,这下怕是要绝后了!”

孙嬷嬷在旁边,闻言,道:“您倒是也不必为那种人上心,京都谁不知道那冯家公子生性风流,不知道糟蹋了多少黄花闺女,这叫恶有恶报!”

“嬷嬷说的对!那天受伤的几个人哪个不是恶行累累,就该让他们受点教训!”秋桑重重地放下梳篦,不忿道。

孙嬷嬷睨她一眼,点了下她的额头:“就你这丫头话多,快些替太后娘娘收拾!老奴先去前面安排,今日还点了几处戏文,老奴去安顿一下那边船上的戏子们。”

江晚儿点头,拿起桌上的眉笔亲自描眉,涂上唇脂。

就在这边宫宴开始,丝竹之声靡靡的时候,皇宫里落了锁,而宫外一只三万人的大军也蓄势待发。

景阳王府的书房里坐满了幕僚,甚至还有好几位朝中的官员。

景阳王站在上首,望着墙上的舆图,背身道:“明日之事,有劳诸位了!”

众人起身拱手,安静地分批从王府各门掩护的人群下出去,老管家端着茶点进来。

管家:“王爷,今日是端午节,再忙也用点吃的吧!”

景阳王捏了捏太阳穴,问道:“王妃他们参加宫宴还没回来?”

管家看了看外面的日头:“府里的人还在宫门口等着,消息还没传回来!”

景阳王动作停住,老迈却锐利的眼睛盯着他,手指落在桌面上轻点,吩咐道:“让宫里的眼线再探,务必将人尽快接回来!”

担忧就像是瘟疫,在京都各家开始蔓延。

今日的赴宴的不仅有各家的女眷,还有年纪较小的子孙后辈,可直至日薄西山都不见归家,不少人开始着急。

尤其是心怀鬼胎的人,更是坐立不安。

留夏阁内,戏长了一折又一折,从最开始的津津有味,到如今的坐立不安,最终在晚上摆上来的时候,有人忍不住悄悄走到江晚儿跟前,道:“太后娘娘,臣妇出来日久,家里还有小儿在生病,不知臣妇可否先行告退?”

江晚儿执着杯盏看向不远处的大船。

船经过改造,已于普通的戏台无异,台上的戏子还在咿呀做唱,水袖甩得如诗如画。

她侧首笑答:“夫人该把孩子带过来的啊,宫里的太医们都在,也能帮孩子看看!今日都是难得的好戏,错过可惜,不若哀家命人去府上把孩子抱来吧,让太医们给好好看看。”

站在旁边的妇人抖如筛糠。

她这意思就是不放人了!

若是她还要坚持,太后就会命人去府里把自己儿子接过来!

都是朝廷官眷,再愚钝的人也有了几分闻弦音听雅意的本事,血色是你这留夏阁外的湖水声进了水里,炎炎夏日却如坠冰窟。

察言观色的诸位原本还在敷衍地听曲儿,明明是平日难得一约的名伶开嗓,此刻听起来却是聒噪的让人心慌。

司礼监的一处寮子里,连戚捏着手上的消息。

屋里光线不好,早早点了油灯,他半边脸在光影下,刀切斧凿的俊脸崩的很紧,温和的表象之下都是凌厉。另外半张脸藏在黑暗里,看上去神鬼莫测,除了李合,其他人都垂着眸子不去看那张“阴阳脸”,以免在这关头先把自己吓唬出什么毛病。

连戚抬头看他们:“都做这幅样子干什么?又不是你们有了谋逆之举。张瑞送过去了么?”

旁边走出来一人躬身道:“已经送过去了,梁太妃正带着她身边的嬷嬷在审问。”

“嗯,等她问完了记得把人带回来。”

“可是……看梁太妃的脸色,想把人带回来怕是有点难。”

连戚眉头挑高半分,语气愈加温和:“嗯?”

“是!我这就去亲自盯着!”

“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你们下去吧,今夜之前,宫门一只苍蝇都不能进出!”

“是!”

李合走在最后,有些不安:“您把那些暗卫都派去保护太后和皇上,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