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794节(2 / 2)

加入书签

少的年,多的甚至签订了10年的长期供货合同,然而从今年开始,在幕后操盘下,多晶硅价格暴跌90%,市场价又跌回到每公斤50美刀,可合同签的是500多美刀。

单方面撕毁合同,就要赔天价的违约金!

10倍跌幅,光伏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雪上加霜的是,赶上次贷危机,前有西方围猎,后有金融风暴,这两年就倒闭了几百家,得亏4万亿刺激计划有专项拨款。

“复芯还好,事先已经考虑这种情况。”

陆飞喝了口酒,“跟专门负责硅片制造的瑞晶电子几家签了2年的长约,采购价基本保持在50美刀左右,溢价也就七八十美刀。”

“为什么你这边没有出现毁约?”

“第一是毁约有天价的违约金,第二就是瑞晶电子的大股东是尔必达,持有65%的股权,尔必达和逻辑有更长更大的代工合约,绝不会短视到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尤其现在是内存市场寒冬的时候,就靠逻辑的订单吊命。”

“打铁仍需自身硬,我们的光伏企业就没有你这种议价,甚至不担心毁约的实力!”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技术,硅片原材料我们有的是,不就是砂石嘛,我们可有塔克拉玛干等八大沙漠,砂子绝对管够。”

“不错,这一次就栽在没有技术。”

“所以复芯为了不被卡脖子,07年就秘密立项了硅片技术和设备的自主研发。”

“你啊,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沙领导倍感意外,“出成果了吗?”

“出了!”

陆飞也不隐瞒,如实汇报。

芯片生产工艺中,有两大关键技术:

一是光刻技术,二是单晶硅棒拉取。

从沙石原料再到冶金级硅、电子级硅,原材料会被不断提纯,最后形成高纯度的多晶硅,但要变成单晶硅,还要过熔化各种工序。

晶圆,可少不了单晶硅。

单晶硅要在直拉法等工艺下形成单晶硅棒,再通过切断、滚磨、切片、倒角、抛光、激光刻等工序,才会形成硅片。

为了不被卡脖子,复芯这些年累计投入3亿美刀,跟华陆公司几家guo企合资成立——

硅集团!

不仅攻克多晶硅冷氢化、还原炉、精馏等多项核心技术难关,技术和生产设备也慢慢国产化,而且在单晶硅上也有完整的产品线。

从热场设计到工艺模拟,再到拉晶调试,得到了150毫米(6英寸)、200毫米(8英寸)的技术授权,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

90n以上制程的芯片用的是200及以下尺寸的硅片,90n以下的芯片,65n也好,40/45n也罢,主要是300。

“复芯是怎么做到的?”

沙领导难以置信,逻辑、复芯、长江存储和澎湃,简直从上到下把半导体行业布局了个遍。

“除了我们集体的努力,也是领导们的支持,是国内高校给予的合作,没有这些,复芯就不是现在的复芯。”

陆飞一本正经地说,愿意把研发的多晶硅冷氢化、还原炉、精馏等多项核心技术难关免费共享给了整个行业。

“硅集团”的其他成员,肯定没意见。

毕竟,除了复芯,全是guo企。

“好!好!好!!”

沙领导罕见地激动:“真的想好了?”

“当然,领导!比起共享的这些技术的损失,整个行业的升级创造的收益更大,国内大环境好了,复芯得到的收益也就更大!”

陆飞说:“毕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你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很好。”

沙领导颇为欣慰,深慰我心,我心甚慰!

“我觉得只要我们活下来,做出来个1,后面就没其他国家什么事了,等硅片生产技术和规模优势起来后,从1到100、到1万、到100万,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就狠狠跟他们干一仗,把硅片的原材料市场统统夺过来!”

陆飞把酒一饮而尽。

到时候攻守异形,就像稀土一样,西方芯片的单晶硅、多晶硅等原材料都特么姓华夏。

反过来,扼住西方半导体的咽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