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730节(1 / 2)

加入书签

【就是,中微半导体只是设备集成商,而且集成水平也很低,90n级干式光刻机没什么商用能力,基本就是照着asl的原型机用进口零件组装出来的,这也就自主研发?】

【这不是我月薪800该考虑的事】

【中微算什么光刻机二流厂商,三流都配不上,只有一个壳子是自己造的,主要的元器件都是国外的,跟asl差了至少三十年】

【只是研制成功,不知道有什么可高潮的,关键难就难在量产化和商用化】

一如c919首飞一样,但更出乎意料的是晶圆代工同行耐人寻味的态度,电话里说着恭喜,但暂时没有任何一家愿意给国产光刻机的适配提供试验的场所,就连中芯,不管前道,还是后道,也基本上用的是asl低端机。

“理解,理解,生存是第一要义。”

陆飞并不恼章汝京的选择。

“今年的形势太差了,等明年行情回涨了,中芯一定适当产能,支援一把咱们自己光刻机,毕竟国产的光刻机再差也是自己的,asl的设备再好也不给我们用。”

章汝京在电话里口头承诺。

“章总,不用勉强,量力而行就可以。”

陆飞虽然不是内行,但也不算外行。

光刻机市场并不大,绝对是半导体中“最势利眼”的行业,只要技术稍微落后一点,就会被走在前头的竞争对手占尽市场份额。

像asl就抓到湿式光刻机的机会,渐渐反超了霓虹的佳能和尼康,拱手让出高端光刻机市场,困守中低端。

而更落后的中微半导体,就更卑微。

根本谈不上什么资金回流,只能靠一些后道封装用的低端机来续命,比如沪市微电子。

“一点儿也不勉强,我相信你!”

章汝京打心底里坚信陆老爷能创造奇迹。

毕竟谁又能想到,短短几年的工夫,90n刻蚀机、90n后道光刻机、3d闪存技术、lphone,幕后都有他的影子。

特别是制程工艺,又是请来胡正明、梁孟松这对师徒,又是和ad结成全球第四对先进制程研发同盟,才仅仅半年,就把当初面对那个130n都愁眉苦脸的复芯,带到了65n量产良品率已经突破85%大关。

要不是分享了技术,中芯只怕要被甩在后面,至少需要个月的时间追赶差距。

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恐怖如斯!

“那不是我的功劳,都多亏了胡教授、梁博士,他们都是大才,靠着成熟的65n工艺,复芯从三星、英特尔那里分走不少订单。”陆飞笑得合不拢嘴,“也许明年就能突破45n,后年突破32n,再往后……”

“咳咳,梁总确实有实力,但是在制程工艺研发上是不是太激进了?”章汝京直截了当地说在下一代工艺的方向上出现了巨大分歧。

陆飞一问才知,梁孟松选择了跳代。

由于半导体制造工艺改进风险较大,不少厂商都会在大幅跨越之间推出一代过渡性工艺,比如90n和65n之间的80n。

又比如,65n和45n之间的55n。

通常都称之为“半代工艺节点”。

分歧就在于,中芯求稳,先55n再45n,梁孟松激进,直接跳过55n。

“我知道梁博士想尽快地追上台积电、英特尔的45n工艺,但恐怕操之过急,复芯、中芯可跟台积电、英特尔不一样,在技术上的积累远远不及它们,困难更大,经济形势和业内行情又这么差,董事会都很担忧失败……”

章汝京委婉地建议走55n工艺路线。

“章总,您应该知道45n的优势吧?”

陆飞敲了敲桌面。

“当然,芯片的密度是65n工艺技术的235倍,有功功率方面,45n工艺减少了整整15%,据说sra单元尺寸及宏尺寸都是业界最小,但未知的风险也很大,那就是即便成功了,良品率或许都不会超过5%。”

“那只是实验性质,复芯的65n一开始也不到10%,根本不具备投产条件,现在良品率不也快突破90%,一定要相信梁博士。”

“这么说,你也支持跳代?”

“我相信胡教授和梁博士是专业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他们说可以就可以,我能做的就是源源不断地给他们砸钱。”

“如果当初中芯能引入陆总就好了。”

“听您的意思,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

“唉,一言难尽啊。”

章汝京连连叹气,道不尽的心累。

资本可不是良人,唯一的目标是赚钱!

投资中芯图的就是赚大钱,当初纷纷入股的像高盛、淡马锡,全都看重资本增值,只看到中芯从2000年创办到2008年,因为章汝京的盲目扩张,没有一年是盈利的。

但却不懂不懂其他同行比中芯起步早了20年,中芯是在用自身连年亏损,来拉动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