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695节(1 / 2)

加入书签

陆飞左兜半圈,右兜半圈,认真打量。

前世说“没有特斯拉公开专利,国内电车产业倒退50年”,全特么是营销扯淡。

特斯拉连第一台都没影的时候,比亚迪早就造出两款混电、插电,而且能够量产!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王传福满意地点了下头。

只要能争取到陆飞的支持,再加上表哥吕向阳,第一、第二、第三大股东意见一致,就等于统一了整个比亚迪的意志,整个公司就能劲往一处使,往新能源电动车路线使。

“不过第一步不要走得太急。”

陆飞钻入到f3d车里,“就像燃油车需要加油站,现在电车没有配套的充电桩和充电站,不宜贸然到私家车市场,我建议可以跟政府合作,先投放到出租车和公交车。”

“陆总,咱们想到一块去了。”

王传福和他相识一笑。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就是公交车和出租车实现全面电动化。

私家车主会观望,而政府一纸下令,就能让出租车公司和公交车公司当试点。

不但利于电动车推行,公交车有固定路线,出租车运营区间也很稳定,这两个领域推动电动化,既能打消电动车的安全问题,又能在交通沿线上安装充电桩,布局充电网络。

第二步,才轮到物流、环卫、私家车电动化,伴随着公共交通带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私家车电动化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第三步,就是渣土车等卡车全面电动化。

就像阿狸粑粑的崛起完全靠的是国内基础设施的完善,特斯拉能崛起也是踩在风口上,踩在国内电动车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的布局上。

如果把特斯拉换在霓虹、德意志,就这两大燃油车主阵地,能造出个毛的电动车!

它们有电动车基因嘛?

连一根毛都没有!

两人在交流中达成了共识,第二大步的私家车电动化,需要“纯电+插混”双管齐下,用插电实现从燃油向纯电的平稳过渡。

“老王,我还可以再帮你往前推。”

陆飞嘴角上翘。“到那时我会让人开发一款专门打车的网约车app。”

“网约车?”王传福眼前一亮。

陆飞把网约车的运作原理说了个大概。

王传福立刻兴奋地搓起小手,“新能源汽车有打车软件简直如虎添翼,这个好!这个好啊!陆总,果然,硬件有我,软件有你,我们是真正的‘1+1大于2’!”

“网约车还不算真正的软件。”

陆飞一本正经道:“真正的软件,我不瞒你说,逻辑一直在秘密研发车机系统、芯片和智能驾驶系统,把这些和比亚迪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软硬一体,双剑合璧。”

接着捅了捅他,“到时候你可不能拒绝,说什么‘用了逻辑,就没有灵魂’。”

“怎么会呢!”

王传福信誓旦旦,赴汤蹈火啊,陆总!

陆飞和他用力地握了握手,比亚迪当新能源时代的汽车霸主,逻辑当智能电动车的“博世”,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是不是很大胆

比亚迪展位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除了游客、媒体,友商们纷纷派人一探究竟,到底陆飞和王传福搞出什么名堂?

不怕同行过得苦,就怕同行突然富!

一双双眼睛望去,就见两人依然围着电动车转圈,陆飞里里外外看了个遍,砸摸着嘴:

“老王,你这外观可都不怎么样,到时候得从兰博基尼、法拉利那些豪车多挖几个设计师,在门面这一块,必须拿捏得死死的。”

王传福嘿然一笑:“陆总,这个我记下了,不过暂时我还不考虑面子,现在我就想先把里子搞好,看怎么让电动车的技术底子更扎实,好在下一次风口,一下子厚积薄发。”

“只有等下一次石油能源危机。”

陆飞直截了当地点出日系车之所以崛起,恰恰就是70年代到90年代的三次石油危机,让主打省油的日系车一下子脱颖而出。

偏偏前世比亚迪能起势,正赶上大毛二毛冲突,欧佩克减产,全球能源危机爆发。

此时此刻,恰似彼时彼刻。

但是,机遇固然重要,关键要看有没有把握机遇的能力,比亚迪必须在此之前完成足够多的技术储备,比如“云辇”这样的黑科技。

“陆总,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

王传福忍不住露出一种“志同道合”的微笑,果然找陆老爷当比亚迪的战略投资人没找错,他真的懂车,尤其懂新能源汽车!

两人有说有笑地从车里走了出来,脚刚着地,伴随着刺眼的闪光灯,记者们蜂拥而上。

“王总,请问比亚迪要进军电动车吗?”

“陆总,您对新能源汽车怎么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