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641节(2 / 2)

加入书签

不得不感慨,这么多有份量的电话,直接把平平无奇的研发成果上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华夏强“芯”,方能复兴!

秉承着领导们的意志,工信部、科协等多个部门百分之两百的重视,立刻组织联合考察团,由林嘉庆的亲自带队,一周之后,来到复芯的大本营。

“90n刻蚀机,虽然只是一小步,但是全国芯片产业的一大步!”

林嘉庆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是剪彩,如今故地重游,感觉倍儿有面子。

“完完全全是尹教授还有复芯全体员工的功劳,是他们的血汗和信念,才有了今天的复芯,当然也离不开领导们的支持,地方上的政策,没有这些,复芯是绝不可能有今天!”

陆飞一本正经,铿锵有力。

“放手去干,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我们永远是复芯最坚强的后盾!”

林嘉庆慈眉善目,“除了这些要求,资金上、设备上、政策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比起这些,最困难的就是人才。”

陆飞瞥向形影不离的央妈记者,面对着镜头忧愁道:“三星、台积电它们之所以领先,最根本的还在于人才,明明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多的大学生,却没有多少半导体可用的人才,实在说不过去。”

魏部长等人的脸色瞬间凝固,纷纷紧张地望向林嘉庆。

陆飞语气认真说:“我记得钱老有一问,为什么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我觉得应该试着去解答,学无止境,大学不应该是学习的终点,企业也可以是一所大学……”

林嘉庆皱着眉说:“我没记错的话,逻辑是不是已经有一所大学了,难不成你想再办一所规模更大更综合性的民办大学?”

“不不,我没有这个意思。”

陆飞挑挑眉,他可不想作死搞个“西湖大学”,只不过把水木京大这些大学纳入逻辑的产学研体系当中,说白了,就是为了抢在其它企业的前头,优先挑走苗子。

台积电一个晶圆代工,就有上万工程师。

三星就更不用说了,成均馆大学最大的金主就是三星,重点投资的理工学院就是人才储存库。

“是啊,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你打算怎么做?”

林嘉庆叹了口气,心里不禁感慨。

如果能有一百个逻辑、华为这样的企业,何愁华夏不强大!

“我一直信奉一点,只要钱给到位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

陆飞底气十足道:“复芯未来需要几万十几万的人才,华夏整个半导体需要百万千万的人才,当着各位领导的面儿,我把话放这里,只要是人才,我甚至愿意给他开百万年薪!”

“嘶,年薪百万!!”

魏部长等人被他的魄力给惊到了,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感觉不可思议,甚至惊了个呆。

顷刻间,鸦雀无声。

“咔!”

这一幕,被清晰地拍入相机、摄像机里。

第二天,新闻准时准点地在央妈的财经频道播出,《人民报》也没落下,虽然并没有重点报道陆飞个人,却洋洋洒洒写了篇社论,标题就叫——

《陆飞之问:半导体人才都去哪儿了?》

《华夏青年报》更是找准切入点,用了一条夺人眼球的霸气标题。

《陆飞发布全国招贤令,百万年薪求人杰》。

一下子,轰动全国。

实在是,百万年薪,过于震撼!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复芯突破65n制程、全国首台90n刻蚀机,这些仅仅在小圈子里引发震动的消息,很快就被好事者重新翻了出来,立刻犹如野火般,蔓延到全国。

舆论哗然,彻底沸腾!

媒体们紧跟热点,也彻底疯狂!

相比起传媒的矜持,网媒就突出一个刺激,标题自然是怎么有噱头怎么取,怎么夸张怎么来。

《震惊!内地首富豪掷百万只为寻找有缘人》。

《西方垄断刻蚀机的局面,竟被一家不知名的半导体公司打破,它就是……》

《陆飞的高考往事:我就是想看看这届有没有以后给我打工的员工》。

《华夏的未来需要一百个陆飞!!》

媒体的热捧,不可避免地把陆飞又一次登上热搜。

贴吧、论坛、博客、门户、q群,网友们的讨论炸开了锅。

【我二十五岁的时候还在读研考博,人家都已经开出百万年薪招人了,泪奔……】

【我和陆飞的资产总值,说出来吓死各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