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462节(2 / 2)

加入书签

年一比,几乎腰斩,萎靡到现在,在10到12港币之间起伏。

“谢谢你投的信任票。”

王传福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果断,忙不迭提醒:“不过我得讲明白,比亚迪跟传统车企可不一样,我要造的是电动车。”

“你要这么说,我就更想投资了,我很看好电动车的钱景。”

陆飞勾起嘴唇,眼下正是抄底的大好时机,少说拿下比亚迪10%的股份。

“陆总真这么觉得?”

王传福震惊不已,当初进军汽车产业,就没有多少人支持,选择电动车方向,更没有一个人支持。

“未来一定是混合动力、电动车的天下,绝不是汽油车,咱们华夏也只能下注在电动车,才有机会跨过汽油柴油,弯道超车。”

陆飞看到前方的红灯,把车停下。

王传福道:“陆总,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只搞传统车,怎么搞也绕不开外国的专利。”

“我看好电动车在未来的发展,就是觉得能绕过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的技术壁垒。”

陆飞咂摸着嘴,颇为无奈。

欧美的造车史可有百年之久,那个时候华夏还是清末民初,一步慢,步步慢,何况慢了一个世纪呢?

虽然建国以后,也有汽车厂,也能生产解放、东风、红旗等几种车,可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一年靠手工敲出来上千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改开了,引入国外技术,可外国资本又不是搞扶贫的,凭啥和你合作?

天真以为能靠市场来换技术,结果市场给出去了,技术却没有换来,也许能造出不错的玻璃、内饰和烤漆,可最关键的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老外傻了才会真给。

教会徒弟,就凭华夏的内卷能力,还不卷死师傅?

以至于前世快二三十年,整个汽车产业的微笑曲线上,华夏的活最累,挣的利润最少,产业崛起中的一大笔红利,全特么让老外吃了。

国内的车企还不思进取,骗补的骗补,躺平的躺平,要不是有特斯拉这头鲶鱼……

“没错!不瞒陆总你说。”

王传福悄声说:“比亚迪的实验室里,已经研制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这种磷酸铁电池,我敢断定,绝对能独霸江湖!”

“王总,我们都是痛快人,你就直说,想要我怎么投资比亚迪?”

陆飞不主动说收购比亚迪的股份,偏要让王传福自己开口,才能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我计划成立一家电动汽车研究院,3年投入10个亿,预计两年造出华夏第一款电动汽车,电池就用新研发的磷酸铁锂动力。”

王传福一一列数,至少12亿rb,约等于比亚迪8%左右的股份。

陆飞心中盘算着,长期持有十几年,比亚迪每股的价格区间在200到300港币之间,就按平均的250港币来算,也是获利至少20倍,年收益率超过25%。

况且还不只,钢铁跟汽车紧密相连。

完全可以跟鼎峰焦炭、临安钢联构成产业链的上下游,甚至还能结合逻辑的电子能力。

就跟华为一样,做电动车的“博世”!

这个项目,我陆老爷投了!

你开什么车啊?

就近绕了一圈,穿梭过几条街,比亚迪f3径自地开回到博鳌论坛大酒店,保驾护航的两辆保镖车,也跟着停在门口。

陆飞下了车,把钥匙丢给司机,让他们把车开回到停车场。

王传福快步上前,激动地握住他的手,一个劲儿地摇:“陆总,谢谢,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总,我们俩就别整这一出,实在要谢,那就将来干翻棒子的现代,霓虹的两田。”

陆飞在路上,答应在二级市场收购5%的股份,预计要砸75亿港币,为啥不多买点?

因为这么买,股价一定会推到20到30港币,收购成本势必剧增,根本划不来,倒不如次贷危机的时候,再入手一波。

巴菲特就在08年,抄了比亚迪的底。

王传福郑重地摇了下手,信誓旦旦保证干掉日韩汽车,重铸国产之光,我辈义不容辞。

聊完严肃的话题,两人一边径直地走向餐厅,一边闲聊些轻松的,说说笑笑。

陆飞半开玩笑道:“f3有找明星代言吗?没有的话,我给王总推荐一个?”

“可以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