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01节(1 / 3)

加入书签

下章揭露最后一个礼物,然后美美成婚~

礼物(三)

◎洞房花烛夜◎

八月立秋前, 京城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偏偏两件事都以谢洵为中心,他彻底变成了上京城的风云人物。

其一,新上任的谢尚书大义灭亲, 检举其父宣宁侯与王家昌平伯结党营私, 在民间贩私盐,以及兄长谢陵与同僚花楼寻欢,逼迫良女。

此事一经御史台爆出,景和帝震怒, 下令彻查王谢两家, 最后得到的自然是无法反驳的铁证。

王谢两家的家主被褫夺爵位,没收家产,贬为白衣流放三千里,虽没要他们的命, 但这样的处罚对两位高高在上的主君比凌迟更难捱。

谢家的主母王夫人没被处置,可亲眼看着自己守了大半辈子的家产被抄,又目睹自己予以重望的丈夫和儿子衣衫不整地缩在囚车里游街示众, 她引以为傲的家世在此刻成了世人攻讦她的理由。

王夫人得了疯病。

执掌谢家的理所当然变成了国子监祭酒谢翀之, 也是谢洵旁支的堂叔父, 王家亦由素有贤名的旁支长子王澜接管。

除本支嫡系外,所有旁支被分往其余八州,不得聚集,本族内除必要家仆外, 皆回归本姓放还原居地。

崔郑两家虽也在四大世家之中,可崔氏宗族崇尚开坛讲学,自诩清流, 郑家家主素来不知事, 只求长生。

这两家势力不足, 见状也不敢再在新帝面前充清高,立即效仿王谢最后的结局,由内而外先改了个遍,景和帝也没有多为难。

其二,听说长公主回宫,小谢尚书下朝后还没脱身上那袭绛紫官袍,便跪在了琼正门前。

他自请尚公主。

当着熙熙攘攘的朝臣,青年的脊背挺得笔直,暑气蒸腾,他额头上流下细汗,可脸上却还有朦胧模糊的笑意。

不知过了多久,才有内侍出宫门宣旨。

“长公主懿旨,允。”

来宣旨的是景和帝身边的祥禄,一张可亲的圆脸上笑得眉眼弯弯,将还跪着的青年搀起来。

祥禄印象里的谢家公子还是当年在长庆宫中衣着单薄的可怜人,如今已然紫袍加身,贵气天成了,时光的流逝在他身上仿佛从未留下痕迹。

谢洵听到那句“允”,眼前似乎已经出现少女微微赧然的脸,垂在身侧的指尖微颤。

祥禄看着出神的青年,强忍着笑,他轻咳两声道:“殿下说,您送的礼物她都很喜欢。”

谢洵微一颔首,眼角抿出一道弯弯的笑弧,淡声道:“劳内侍带句话,钦天监晚些会定日子,让她只管安心备嫁,莫要担心。”

祥禄应下,两人寒暄两句,他又回宫复命。

谢洵望着面前漫长的宫道,心里也渐渐地安稳下来,摩挲着指尖被刺伤的鲜红针眼,其实他送给她的不止这三件礼物。

还有她一直掩藏在心底不为人知的渴望——

一则清名;二则少帝安稳;三则天下太平。

是这万古江山来贺他与她的新婚。

……

瑶华宫中,元妤仪站在争奇斗艳的花圃前,手里握着谢洵派人送进来的最后一件礼物。

一柄用蝉翼纱制成的团扇,四周勾着一圈赤金绣线,朦胧的扇面上被人用银线绣出一只昂首的鸾凤,右上空白角落里墨笔落下一字“妧”。

不是“囍”,而是“妧”。

就算是礼物,他脑海中记住的也只有她一个。

葳蕤的茂密花枝在凤凰身下铺展开,几笔勾勒出的云层飘过,格外雅致传神。

扇柄上是谢洵缠的寓意和美的五彩丝绦。

这团扇与前两件礼物并无不同,都是谢洵亲手制作,甚至因新婚贺礼,所以更加精致用心。

少女手握团扇,穿行过花圃,素面襦裙,所过之处带起一阵花香,恍若惊梦。

七月初七,七夕。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将近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使得长公主和谢尚书重归于好的这场婚姻规格堪比皇帝娶亲。

漫长宫道上铺着漫无边际的红锦毯,错落的墙壁上洒下漫漫金辉,卷起的房檐上隔十步系着一道胭脂红的纱幔,随着微风拂动微微荡漾,仿佛碧海青天中燃起的一簇火苗。

元妤仪手握团扇,只露出一双凤眸和额间绯色花钿,腕间系着那对八叶银链,坐上婚轿,四周的纱幔和珠帘还未垂下。

夕阳缓缓西沉,辽阔的苍穹也染成耀眼的红色,让人挪不开眼。

忽然,有内侍跑过来传话道:“吉时已到,准驸马已至琼正门。”

元妤仪闻言,握着团扇的指尖缓缓升温。

他真的来迎亲了。

今日是他们成婚的日子,说起来这是第二次成婚,她不应该紧张失措,可是偏偏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心底的悸动。

原本站在台阶上的皇帝走到婚轿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