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00节(2 / 3)

加入书签

有挽留。

直到再也看不见谢洵的身影,少女才依依不舍地阖上支摘窗,抬手打开方形漆盒。

里面是几副被人细心放置的卷轴,看样子像是丹青。

元妤仪随手抽出一副,拆开系着卷轴的玄色丝带,将画铺展开,清澈的眼眸却闪过一丝惊讶。

确实是画,画上的少女俨然是她的模样。

只是不是最近的样子。

她打开的第一张画上,是乾德宫前无垠的雪地,巍峨深宫被那场大雪覆盖,青年被罚跪请罪,面前却垂下一双雪白的皓腕,撑着油纸伞。

谢洵将记忆中的她重新画了出来。

赤红孔雀羽缎包裹着玲珑有致的身子,少女额边垂下两缕沾着雪粒的乌发,面颊柔美,睫羽微垂,专注地凝望着他。

这是将他们凑到一起的那场雪;

也是谢洵第一次直面她的善意。

元妤仪又去取匣子中的第二幅画。

这张画的背景她相当熟悉,正是在公主府的鎏华院。

花枝葳蕤的游廊下,日光和煦而灿烂,笼在梳着单螺髻的少女身上,将她的杏色襦裙染成耀眼的浅金色。

彼时的元妤仪素手捧着几瓣干花,衣袖挽到小臂,看到游廊尽头的青年,脸上的笑意更浓。

谢洵笔下的她像是重新活了过来,那些过往可能遗忘在时间长河里的时刻,被他重新定格。

元妤仪心头一阵阵悸动,又抽出第三幅画。

依旧是她。

是刚从承恩寺回来的她。

夕阳下,少女手上擎着鲜艳的凤凰花枝,唇瓣的颜色是淡淡的白,可是眉眼间却荡漾着一道浓烈的喜悦,眼底隐有朦胧的水雾闪烁。

元妤仪觉得眼眶有些酸涩,忙将这副画也放到一边,揉了揉眼眶,调整好呼吸去拆另几幅画。

二人在兖州逃亡时,画了甚至有点丑陋的妆容,少女白皙的肤色被遮成小麦色,坐在驴车的末尾,一双漂亮的凤眸却闪着波光。

还有他们刚到兖州,在路上遇到背井离乡的百姓时,元妤仪拿着干粮包裹和水囊走向奄奄一息的小姑娘,细心又专注地喂她喝水。

青州小镇的客栈里,那场雷霆急雨过后晴朗的早晨,少女纤长浓密的睫毛宛如蝶翼,在眼下打下一点阴影,靠在青年怀里睡得乖巧而恬静。

……

看完这几幅画,元妤仪觉得自己的心脏仿佛也停止跳动,只余漫长的颤抖回音。

谢洵的画技很好,甚至不输丹青妙手;

但很明显,他的画里也夹杂了一分其他画师没有的东西——情,浓烈得似乎要溢出来的爱意。

他笔下的元妤仪,不只有窈窕身姿、明艳的五官,更是鲜活的、生机勃勃的,身上的每一寸都不遗余力地散发着耀眼的生命力。

宛如一株迎风绽放的海棠,舒展着自己的每一寸骨骼和枝叶。

在谢洵眼中,她的美不断具象化,未曾流于普通的工笔描摹,而是诉诸情与爱。

她独一无二,又惊心动魄。

元妤仪觉得虚空中,自己的呼吸越来越乱,她想,聪明人真的很可怕。

他洞悉她的一切,明白她的每一个想法,甚至记住了她的每一个表情。

他的记性很好,连她的衣裙颜色都记得,每一张画上的少女都一样,却又不一样。

她的神情、她眼底的笑意,波动的光芒,都被他重新画出来。

这就是聪明人,在他眼里,其实元妤仪还有什么可以遮掩隐瞒的呢?他全知道。

正如她了解他那些痛苦曲折的过往一样,谢洵也清晰地感知着她这一路心绪的变化,他们彼此之间其实早已没有任何隔阂与秘密。

元妤仪知道聪明人应当防备,可她也清楚自己再也防不住,毕竟他连送她的礼物都这样耗费心思,几乎贴近她的心坎。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栩栩如生的画像上,平静的心湖泛起一层又一层,源源不断的涟漪。

聪明人真危险。

可她还是喜欢聪明人。

可将画卷收起来时,她这次又在盒子的夹层里翻到一张带着墨迹的字条。

“古人曰‘美人如花隔云端’,从前觉得可信,可画笔落下时方知此话不真,因你在我心中,不在云端。”

美人在心中,不在云端。

所以谢洵记得她、爱重她,因此画她生机蓬勃、画她明艳俏丽、画她温柔宛如济世神女。

元妤仪没忍住笑出来,可是笑着笑着,本就酸涩的眼眶溢出几滴晶莹的泪珠,顺着下颌没入衣襟。

她觉得自己真是高估谢洵了。

他分明还是那个没有半点心机的傻瓜,可为什么她还是这么喜欢他呢?

既沉溺于他的面面俱到、运筹帷幄,又迷恋于他剖出一颗赤子心宛如稚子。

无限包容,再难脱身,原来就是爱。

正如他爱着画中的每一个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