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99节(1 / 3)

加入书签

在场的官员均面面相觑,看着这位前不久才又升一级的小谢尚书。

虽说他们也听到了二人兴许旧情复燃的风声, 可当朝为妻子求恩典, 委实太少见了些。

世上绝大多数的男子求的都是出人头地、平步青云, 可是小谢尚书非但不求,还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本就尊贵的心上人搭天梯。

怪,太怪了。

他自己对高官厚禄无欲无求,却一心想要让公主更尊贵, 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上位的景和帝却朗声笑道:“哦?可朕的皇姐本就是众星捧月、身份尊贵,如何才能再嘉奖?”

官员们疑惑的目光又从谢尚书转到皇帝身上,默契地在心中感叹, 一个敢提, 一个敢问, 倒也难怪他们是千古难见的君臣。

谢洵:“可封长公主。”

简单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人的面色一怔,却又鬼使神差地觉得合理。

靖阳公主的功劳是真的,篡位野心是假的,就算平常打了胜仗的武官回京也是加官进爵,晋封长公主似乎也是应当的。

景和帝思忖片刻,沉吟道:“靖阳公主乃朕一母同胞的皇姐,又曾多次救朕、救大晟国祚,于情于理,理应嘉奖。”

他抬手唤来一旁的内侍祥禄,起身郑重道:“传朕旨意,册封靖阳公主为长公主,享万户食邑。”

谢洵率先道:“陛下英明。”

其余官员见状也跟在他身后,齐声重复。

……

傍晚时,册封的圣旨已经送到了公主府。

来宣旨的依旧是在章和殿侍候的宋内监,念完后把圣旨双手递给面前的少女,含笑道:“殿下这回终于是因祸得福,苦尽甘来了。”

元妤仪脸上还有残余的意外,“宋伯,朝局初定,许多事还未曾处理,陛下他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拟旨册封?”

宋内监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眼角却笑出两道真心实意的褶子,“这是谢尚书为您求的。”

他嘴里的谢尚书自然是谢洵,婉拒了自己升官进爵的恩典,反而请求皇帝册封靖阳公主。

元妤仪眼睛微微瞪圆,显然有些错愕。

宋内监想到自己曾经劝她防备谢驸马的话,又亲眼见到那位谢家公子对公主的心意,也觉得面皮有些发热,叹了一口气。

“现在想想,老奴真是没脸……当真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幸好谢尚书未曾记恨,不然老奴真是酿成大错……”

元妤仪回神,原本簇着的眉梢舒展,嗓音温和,“这怎么能怪您呢,相反,我们还要谢谢宋伯呢,正是您当时提醒的话,才让我摒弃偏见,一点点看清谢衡璋的心意。”

才让那段泡沫般的喜欢落到了实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宋内监望着少女神情轻松的模样,抹了一把眼眶里的泪,又关切地问道:“老奴听说,谢尚书已经来找殿下认过错了,或可再续前缘?”

知道他说的是和离一事,元妤仪点头,眼底闪过一丝赧然。

宋内监是个在深宫里看惯世事的老人,见状还有什么不明白,寒暄两句便忍不住回宫将这消息告知陛下,匆匆离去。

元妤仪目送老者离去,回到屋里重新铺开那卷明黄色绸布,上面的墨迹已干,却让她觉得有些许灼热,从眼睛烫到了心底。

她在及笄那年未曾得到的荣誉于三年后重获,她从前以为这长公主的名号对自己来说无甚紧要,可真正拿到这张圣旨的时候才明白终归不同。

无关名利权势,只是清白和认可。

前朝公主中与元妤仪身份类似的,甚至有些还不如她这个中宫嫡出的公主,都在因缘际遇下获封长公主,类比亲王。

可她却始终不被认可,从始至终都没有反心的少女在及笄年丧父,扶持幼弟登基时却被天下人攻讦揣摩,铺天盖地的尽是对她的质疑。

但现在,迟来的清名终于回归。

元妤仪被人从泥潭里牵出来,重新变成苍穹中一轮明月,这看起来或许只是一个名号,可对她来说,是迟来十九年的释怀。

只有谢洵知道,她心底始终在乎,始终无法走出三年前那场噩梦。

但是没关系,他带她逃离。

窗外,是经久不变的夜幕。

窗内,是被救赎的少女。

谢洵站在支摘窗外,透过轻薄窗纱看清少女柔和的轮廓,他鬼使神差地伸手勾勒出她的云鬓、纤颈,脊背。

良久,指骨才扣上木窗,发出笃笃轻响。

元妤仪一怔,但看到窗外的那道熟悉身影,心脏还是不免漏跳一拍。

她推开木窗,不解道:“你怎么不进来?”

谢洵摇头,“还没娶你,擅闯闺房太无礼。”

元妤仪挑眉,双肘支在妆台上,悄声反问,“那你怎么还来公主府?”

夜半入府,不更无礼吗。

谢洵面不改色回答她,“这府宅也是我家,我回家看看,不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