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39节(2 / 3)

加入书签

何突然降下身价,愿意替儿子谋这个?职位,无非是看见谢洵也是从五品官积攒实绩逐渐升任,现在生了急功近利之心。

偏偏世家荫官一项从古皆有,景和帝无法?推辞,朝中其?他职位又难以改变,拖了两天只好应下宣宁侯的请求。

这让元妤仪看见了这诸多世家积攒百年的坏处,长?久以来皇室对他们?视而不见,世家子弟又有优先入学入仕的特权,这就难免滋生贪心。

贪心不足蛇吞象,千里之堤尚且毁于蚁穴,想?到旧事?,元妤仪不得不防。

谢洵听完她的话,久久无言,瓷碗里的粥渐渐凝固,冷意传到掌心,月光罩在如孤竹一般挺拔的青年身上,更添几分落寞。

人心易变,这也是他从前笃信的道理?,如今这句话经由元妤仪说?出来,谢衡璋的心口却彷佛被人用看不见的丝绳绞紧。

竟是这样痛苦。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那道挺拔的身影渐渐远去?,谢洵的声音低不可?闻,“臣知道了。”

脚步声越来越远,元妤仪推开半扇门,动作极轻,只留一条缝。

青年的步伐很快,一个?愣神已经走上影影绰绰、花枝葳蕤的抄手游廊,再看不见那道熟悉的背影。

少女将门彻底推开,沁着寒意的月光慷慨洒下,低沉的夜幕几乎要将整座府邸吞噬。

倘若谢洵对她别无二心,今日便是她言行刻薄;

可?倘若谢洵真的同谢家有丝毫利益牵扯,那她今日所?作所?为便不过分。

谁都?没有错,怪就怪在她与谢衡璋都?是天地?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没有预知未来的本事?,也没有翻云覆雨的能力。

一对普通人,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依靠漫长?的时间,揣摩彼此的真心假意。

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惨白的月色下,少女一头乌发染上银色月光,澄澈的凤眸中满是不安,在无边的寂静中她喃喃自语。

“谢衡璋,你会让我失望吗?”

风波

自这次风波过后, 两人又变成了真正相敬如宾的关系,谁也没有刻意躲避谁,无意见到后还会点头示意, 只不过见到的次数少之又少罢了。

在其他人看来不过是两人之间的话说的少?了些,可其中的纠结,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谢洵一如既往的上朝,他初任礼部侍郎, 虽有卫老尚书照拂,可到底只有自己解决几件棘手的事情后, 才能真正坐稳礼部, 否则镇不住其他想要挑刺的官员。

先前在翰林院披星戴月,如今换到了礼部, 情况却没变。

为了不打扰公主, 也为给二人独处的空间, 他差岁阑在公主府的书房里安置了一张木榻。

元妤仪在府中也并未闲着, 她将上次春闱名录看?了几遍,挑出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人, 其中第一个便是?兖州的吴佑承。

安国公府密不透风, 都是?可靠之?人, 是?以元妤仪寻了祁庭, 将调查吴佑承背景一事交予了他手下的暗卫。

此人年纪不大却颇有才气, 元妤仪未曾与他见过面?,担心吴佑承是?旁人派来的探子,难免考虑的多些。

正至午时, 天光大亮。

元妤仪正靠在正厅的书架边看?元澄昨夜遣人送出来的奏折, 这道奏折是?江丞相?亲笔所书,其内容倒是?跟从前提高赋税的几项不一样。

今岁兖州大旱, 江丞相?请求削减兖州的赋税,而?其他没有发生旱灾的地?方都照常缴税,以此来减轻兖州的旱情损失。

奏折语气谦逊,江相?往日的傲气一扫而?空,任谁来看?都只会夸赞这是?拳拳爱国爱民?之?心,挑不出半点错处。

可正是?因为挑不出半点错处,才是?最大的危险。

无利不起早,元妤仪和景和帝自然不相?信江相?会有这样的好心,毕竟前不久他还在朝上公然提起要增加各地?赋税充实国库,这么快就?变了主意必然藏着猫腻。

元妤仪继续往后翻了翻,果?然找到夹在里面?的半张纸,上面?是?元澄辛辣的批语。

匆匆看?完,少?女?往青花茶盅里倒了杯茶,将那张纸撕碎浸湿,上面?的墨迹氤氲成一团,再也看?不清,她这才放心。

当今掌管兖州的依旧是?江相?的侄子,多年前被卷入一桩贪污风波,却被父皇压下,最后被证明清白的江节度使,江长?丘。

只是?另一家仗义执言的大臣就?显得不那么幸运。

元妤仪脸上的神色愈发凝重。

多次替兖州百姓上奏的陆祭酒还没等到兖州案结束,就?被冠以贪墨之?罪,落得个凄凉的结局。

此刻元妤仪心中想起的却是?另一个人。

连陆祭酒都不知道的,那个还活在世上的外孙,谢洵。

她派沈清多次辗转,甚至动用了母族的暗网,才打听到其中隐秘。

却不清楚谢洵对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