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6节(1 / 3)

加入书签

哥哥只比她大了三岁,每天自己骑二十分钟左右自行车上下学,此时已经到家里了,现在正在帮爸爸妈妈收东西。

王敏从小受宠,在家里野得无法无天的,此刻也乖乖的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收自己的衣物。

“敏敏,冬天的毛衣大衣都挑最厚的带上,还有袜子,围巾,也要挑厚的,那些蓬蓬的公主风都不要了,太占地方。厚袜子别忘记带了。”

“你那些小公主小芭比都不要了,最多带一本书,所有的零食都自己收起来都带上,明白吗?”

“敏敏,别挑漂亮的,都挑最厚的。”

母亲王小桃走进走出地往一个个编织袋里装东西,路过她房间门口的时候一再叮嘱。

王敏被刚刚天幕上的那些场景吓到,相比平时乖顺了不少:“我知道的妈妈。”

王小桃一边装物资,一边不住地叹气,越收拾越愁。

丈夫王博林刚刚已经骑着摩托车出去了,除了等下接女儿回来,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城里租房子。

他们家没有亲戚在城里,不存在说投奔亲戚,那就只能自己租一套高层楼。

但现在这情况,想也知道房子有多难租,而且大晚上的。

也不知道丈夫能不能顺利租下哪怕一个小单间都好,只要一家人能住进去就好。

想到刚刚看到的天幕,她浑身都止不住地颤抖。

刚刚在天幕上,虽然没有她们被冲走的画面,但是她看到了她家的房子。

她家刚好就在河道转弯处,暴雨刚下没几分钟,冲下来的泥沙和那些木头杂物就都堆积在门前河道拐弯的三角区,只半小时,家门口就淹起来了。

最早被淹没的,就是她们家的房子,先是一楼,而后是二楼,三楼!

王小桃设身处地地想了想,正常来说,水一淹,她们肯定都是下意识地往二楼三楼逃。

毕竟雨那么大,道路又都被淹没了,山洪湍急,谁也不敢下水。

而且,谁也不知道这雨会下那么久,大家肯定都想着,撑死洪水淹个半层楼一层楼,总不可能三层楼都淹了吧?所以肯定不会冒着大暴雨进入山洪中逃生的。

山洪刚来的时候没逃,后面就更逃不掉了,汹涌山洪足有三层楼高,水流又那么急,人一下去就被冲走,怎么逃?

如无意外的话,不逃,全家人肯定都会被困在山洪中,绝望地被淹死在自己家里……

不能让悲剧上演。

但搬家是非常繁琐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

她将家中所有的贵重资产和积蓄都先拿了出来,清点算了一下,全家仅存的所有积蓄还不到十五万。

十五万,要负责五个人,哦对了还有她那刻薄的公公,总计六人,太窘迫了。

食物的话除了一些干货,暂时倒是不用准备太多。

家里有种地,新一季的水稻收了有一千五百斤左右,都还没脱粒,但是这些不能泡水,一旦泡了水全发芽了,所以必须尽快找到房子搬家,先把粮食搬过去。

还有几袋米,也有几百斤,以及三百多斤的红薯,一百多斤的花生干和玉米干,几十斤的地瓜粉。

再加上家里养的几十只鸡鸭,空间有限,食物应该是不用再买了。

可惜了田里的那些青菜,估计就带不走了,也没有时间摘,不然青菜应该还能收成个一两百斤。

被褥厚衣服这些倒是现成的,就是不够厚,所以王小桃计划着,等先收完这些东西后,得尽快抽时间去买看看有没有更厚的被子和衣服。

村里其他人家和王敏家也差不多。

向阳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种田的,一年两季的水稻和红薯、花生、玉米等轮番来种,因此家家户户几乎都不用买粮食,甚至有人对着大门口就吆喝了起来:

“王藻,你和你老头今年没种田,我家稻谷还有三十几包,卖你们几包要吗?”

装稻谷基本用的都是养猪的饲料袋,装满后一包大约六十斤重,吆喝的邻居家里至少也还有两千斤的稻谷,这数量,要全带走工程量太大了。

“不了不了,我儿子刚打电话说了,米我们到新家后再买,就让我和我老头先杀鸭子去。”

王藻和老伴已经七十几岁了,今年没种田,但鸡鸭养了一百多只,老伴此时已经去了鸭棚抓鸭子,把这一百多只鸭子提前杀了带过去比较带几包米过去更实际。

“哟,新家,还是你儿子有本事,早早在城里买了房。”

邻居的声音不无羡慕,也顾不得推销自己的稻谷了,转头进去和妻子道:“王藻他们可以去投靠儿子,我们这东西收了真的能找到地方住吗?不行,你先收着,我得进城去看看。”

村长家也遇到了难题。

周娇娇刚刚联系了父亲,告知了她想带丈夫和公公回娘家避一避的事情,父亲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只说商量一下。

结果没过两分钟,她就接到了大哥的电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