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62章(1 / 2)

加入书签

然而也是这样的环境,早就了其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文明的脱节。村民们普遍思想较为落后,法律意识较低。有许多人至今认为,买卖孩子和女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而此前失踪的小敏,很可能就是被卖到了山里。

解了大概的方向,下一步警方要做的,便是怎样把人安全地救出来。

根据在原来世界两人侦断此类案件的经验来看,一般存在这种人口贩卖行为的地区,暗地里必然有一个复杂地网络。即有人负责在城市里盗抢孩子,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联系买主。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警方要面对的,不只是两个犯罪嫌疑人那么简单,而是其背后强大的团伙。

故而倘若警方要是大张旗鼓地去村里找人,必然会打草惊蛇,引起村民的警觉,到时候他们若是偷偷将孩子运到别处,这茫茫大山,再找到就难了。更何况村里必然不只有一家从外面买孩子,如果全村沆瀣一气与警方作对,很可能爆发不必要的流血冲突。

所以关于解救小敏的事情,不能硬来,只能智取。

掌握了嫌疑人位置信息后,公安局立刻成立了专案组。召开了多次紧急会议,终于制定出救人的方案。

几个小时后,距黑岭山不到一公里的小路上,一个不起眼的灰色小货车行驶在土路上。

车上一共有两个人,都是一身普通的长衣长裤打扮,衣服颜色洗的发白,裤脚处还有磨损,像是穿了很长时间。

驾驶座上的男人,五官硬朗,短发干净利落。坐在他旁边的另一个人,身形偏瘦,肤色稍白。

骆峥眼睛看着前方高耸的山尖: “准备好了吗?”

陶景: “放心,小王他们已经在外面布置妥当了,只要我们一发信号,大队人马就会赶来。”

“嗯。”骆峥应了一声,末了不忘嘱咐一句: “一会儿要加点小心,见机行事。”

陶景点了点头: “明白。”

山路蜿蜒崎岖,车子开上去不方便。骆峥和陶景两人下车步行。

虽然这山不高,但爬到半山腰的位置,还是用了将近两个小时。

陶景直起身子微微喘着气,抬手抹了把头上的汗,余光光却瞥见了远处走过的人影。

那是几个男人,正扛着锄头走过,应该就是当地的村民了。

骆峥和陶景悄悄跟上,不一会儿,果然望见了村口。

村口很小,边上儿立了一根木头杆子,上面挂着一个破旧的牌子,不甚清晰地印着黑岭村几个字。

陶景收回目光,正欲进村,背后忽然想起一道粗豪的声音。

“喂,你们两个,干什么的?”

————————

今天晚上还有一更对了,我想问亲们一个事儿。这篇文打算改文名,以下几个选项,大家觉得哪个好?a: 《破案,我们是认真的(快穿)》;b: 《疑案追踪(快穿)》c: 《攻受搭配,破案不累(快穿)》d: 《破案进行时(快穿)》e:《对方正在破案……(快穿)》

众里寻他(七)

听到身后传来的说话声,两人脚步不约而同地一顿。

默了一瞬,骆峥率先转过身去。

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看起来二十多岁的样子。

那人盯着他们看,表情有些防备。

陶景笑了一下: “老乡,我们是来收山货的。”

那人皱了皱眉,似是在思索: “收山货?老徐怎么没来?”

陶景脑子转的飞快: “老徐这两天生病了,就让我们俩来的。”

“哦”那人含糊地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陶景向那村民介绍: “我叫陶景,这是我哥,叫骆峥。这次我们哥俩来,主要是收点核桃,五味子,香菇。”

那村民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两个外人,不过也没有原先那样防备了。

“我叫刘勇,是村里的猎户。 “那人看着他俩道, “既然你们来收东西,走吧,我带你们去见村长。”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村子傍着黑岭山,便自发地利用起山里的资源来养家糊口。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来收山货,村民们也都会将几个月来攒下的野山鸡,木耳等一大堆山里的特产拿来换钱。而那收山货的人再把收来的东西拿到外面卖,以此来赚取差价。

刚才猎户提到的老徐,原先就经常来此收货。

陶景和骆峥在猎户的引领下进了村子。

一路走来,看到不少上房揭瓦的半大小孩,和许多刚刚忙完农活准备回家吃饭的男人们。

十分钟后,众人来到一家院门前。

猎户用手指了指:”这就是村长家。”

接着扯着嗓子往里面喊: “老张叔,受山货的来了。”

话音落下不一会儿,屋子里慢腾腾走出来一个男人。国字脸,五十多岁的年纪,走道一边背着手,一边上下打量着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