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115节(1 / 2)

加入书签

确实,能从金国逃出来千里归朝的帝姬,必然是?个有法子的人。

且此时她忙的脚打?后?脑勺,每天睡觉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那么看着这群帮不上忙还要在旁边指指点点的废物们就难免要生气。

把数位御史抹成白板后?,朝上清静了很多?。

至于旁人的非议和?眼光……

易安居士这一辈子,原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她自己是?完全不在意的。

兵部官署。

待陆游问过晌午公事已?然结束,现在不是?工作时间不用称职务的时候,就又活泼泼换了称呼:“老师!”

李清照与东坡居士一般,不但在文章上,在书法、金石等方面也是?博览众长,是?当世顶尖的专家。

陆游跟着父亲拜会过易安居士后?,就常来请教学问,一来二去这称呼就变成了老师。

今日他是?特意过来给老师送小吃的。

自朝廷北伐旨意遍传天下,这两月来,南人北人的交织往来多?了许多?:家中妇孺多?,欲寻安稳居所的北人有很多?举家搬迁来南边;而很多?志在抗金的南人,亦或是?原本流亡南方的北人,又纷纷北上。

陆游拎着一匣糕点——

如今夏日正是?吃莲蓬的时节,坊间莲子、荷花的点心也遍地都是?。

“但今日我遇到一家,打?出的招牌却是?济南府的芙蓉莲蓬糕。我特意问过,正是?从济南府南迁过来的一家人。”

陆游自然知道,老师的故乡就是?济南府。

虽用的是?西湖的莲蓬,但既然是?济南府的做法,想来也能聊慰老师的思乡之情。

李清照接过。

正好,她今日还收到一封拜帖。

正是?一位自济南府走脱出来,奔临安朝廷而来的老乡。

两人相见,正可用家乡芙蓉莲蓬糕配茶。

一阵风拂过,拜帖上‘辛赞’二字,如随风欲飞。

三路北伐

如辛赞、李显忠一般曾为家人所累,在金国任过官职的官员,身份上难免尴尬。

若要重归朝廷,有人引荐自然更妥当些。

于是辛赞在打听过如今临安形势后?,就先客客气气送了一封拜帖到同乡这里?。

不?过,说起归正人的过往尴尬……

时值正午时分,庭院空旷无人,陆游就边撸猫边小?声道:“多亏了陛下的种种行止在朝野间传的沸沸扬扬,连带着北官南归都顺畅多了。”

毕竟跟皇帝的奴颜屈膝一比,秦桧的卖国都是小?巫见?大巫。

于是舆论环境对这些?身不?由己?的官员就宽容了很多——

陆游今日过来,还因为听了些?外头瓦舍里?与皇帝相关的新鲜戏文故事。

此时就讲来给易安居士‘下饭’。

还是那?句话,除了最要紧的武德,宋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从?不?令人失望。

姜离在明朝想借戏曲引导下舆论,还要先营造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但在宋朝就直接省了,瓦舍里?各种形式的文艺汇演都有。

要想宣传什?么热点,那?真是早起将消息送入瓦舍,不?过午就能成为临安城的头条热搜。

姜离临走前,除了留给多富一份完颜构亲笔写给金爹的《进献誓表》,还整理了许多完颜构的高血压操作?,留给她慢慢有序放料。

完颜构在这件事上总是给人省心的:完全不?用捏造他的黑点,也根本不?用背负欲夺权而要抹黑‘人’的道德负担。

他整个?人就是黑点上长出来的。

说起来也是巧合:甭管是戏曲还是话本,当然不?能直指当今皇帝的鼻子开骂,都是要换个?朝代的帝王将相来做隐喻。

于是,跟姜离所在的大明线上,景泰年间民间小?说喜欢用唐玄宗李隆基和高力士来骂朱祁镇和王振一样——在这宋朝,戏曲和说书人依旧是薅李隆基羊毛,这回是用他和李林甫来代替当今皇帝和秦桧,痛痛快快地骂昏君奸相。

李隆基:……

主要他们三人还都做过太上皇,也算是某种意义的‘吉祥三宝’了——只要他们死了,天?下就吉祥了。

总之,外头戏文演的如火如荼,每天?都有‘唐玄宗卖国’新剧情。

但朝臣也好?,百姓们也好?,都清楚这是当今皇帝干的事儿。

比如最新的戏文,讲的就是‘皇帝孝感天?地’,给金爹准备礼物的故事。

完颜构唯恐送去金国的锦缎布帛不?够好?,特意在朝上道:“只怕左藏库(国库)里?无佳帛,没关系,朕这里?有!上回令陕川进贡的绫帛蜀锦,朕都还没用呢,这就送到金国去。”

而当时还活着做宰相的秦桧,在朝上当场接口,为皇帝捧哏:“啊,陛下竟然如此节俭恤民,那?我宋必是要在陛下手里?中?兴的!”

其余(正常)朝臣:……yu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