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86节(1 / 2)

加入书签

姜离接过装竹沥的水囊。

从她很多年前?将皇子公主?们都养在西苑,要的就是——在许多事上,下?任皇帝的习以为常。

明正文完

姜离是特意令人寻出来一个竹子打磨成的碗,用来喝朱见深带回来的鲜竹沥。

“因你叔父偏爱,如今内宫多是珐琅器物。朕倒是也喜欢,可是用来喝竹沥这等天然之物,似有些不太搭。”

“铜胎掐丝珐琅”也就是后世说的景泰蓝,纹饰粲然鲜妍,有繁花似锦之荣。

每朝的器物风格都与当朝的帝王的审美息息相关,只看景泰蓝,也?能窥见景泰帝内心?一二。

朱见深听父皇如此说,也?点头?赞同:“珐琅作产出实精美。”

姜离笑了笑心?道?:要说起瓷器,还?得是你成化年间的出名(值钱)啊,别说现代了,哪怕才明?末,就有了成窑“成杯一双,价值十万”的说法。

可惜见不到了。

姜离又很快说服自己不可惜:没事儿,反正这系统跟周扒皮似的,看到了也?带不走。

她欢快喝掉一碗鲜竹沥。

倒第二碗的时候,谈物柔在旁道?:“竹沥虽对咳疾痰症极好,然性寒,上皇要不兑些生姜汁?”

姜离好奇:“那兑上尝尝味道?。”

谈物柔:……不是让陛下您开发饮品啊。

待太子开始讲起今日朝上事时,谈物柔原本?要告退,却被太上皇留下来,道?一并听着就是:“你与?茹院使今日不还?要出宫去于府为少保诊脉吗?他说不定会问起此事。”

满朝文武能听得,她当然听得。

朱见深也?做寻常事。

就如同他在西苑长大:对女?子去做锦衣卫辗转奔波各地习以为常;对所?见女?子皆不缠足习以为常;对打小与?他一并画鸡蛋的姊妹不愿嫁人,喜欢到处游历习以为常……

他是这样长大的,身边一切重要的人与?事告诉他这是对的,那就是对的。

何况他在意的人会为此而过的好。

于是数年后,当朝臣们面对年轻的新帝,想要把一些事情‘拨乱反正’时,打小跟着太上皇长大,十岁出头?就被叔父景泰帝灌黑水的成化帝,很惊讶地睁大眼睛道?:“这些事不妥吗?那当年众卿皆在朝上,怎不正言直谏,规劝父皇与?皇叔父?”

之后三连问——

“如今天下万民皆知皆行?近二十载,再让朕来改?”

“大明?以孝治天下,难道?诸公要置朕于不孝之地?”

“莫非诸卿素日在家,也?是这般忤逆长辈吗?”

年轻的成化帝一脸震惊,用颜??表情生动形象发出质疑:啊!朕的朝堂里?怎么会有这样不忠不孝的人,会有这样荒唐的事儿呢!

差点被‘不孝忤逆’大帽子压死的谏臣:……

至夜,在朝上大为发作过的景泰帝,依旧到西苑来。

听说侄子已经?来复盘过,朱祁钰也?就没重复。

只是道?:“皇兄别看于少保素日谦逊。”比如给自己的画像写‘凡尔赛小文’。

“但他性子其实是很经?不起委屈,更?经?不起冤枉羞辱的。”顿了顿想起:“皇兄看过他写的那篇《石灰吟》吗?”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就是这样刚正直烈的性情。

姜离点头?:当然。

一个人不表现出骄傲,但可不是没有傲骨。被无端攻讦构陷不会觉得冤屈痛楚。

“也?是自王伟事后几年内少有人弹劾,我疏忽了。”

“好在金英向来会说话?会劝人,茹院使医术也?佳——方才她来回禀过,于少保症候已然有所?好转。我取来的竹沥果然是有用的。”还?不忘顺带夸夸自己。

说起竹沥,姜离想起来,还?给朱祁钰留了一碗。

“你自己没喝吧。”

“多谢皇兄!”

朱祁钰真有几分惊喜:他今日亲手伐竹取沥,只是取沥过程中?,不好当着侄子偷喝几口尝尝,更?不好令人送给于少保前,自己先留下一碗……

于是还?真没尝到自己手作鲜竹沥是什么味道?。

还?是皇兄好,给他留了一碗!

朱祁钰喝了半碗竹沥后,依言加了些珐琅杯中?备好的生姜汁,又继续道?:“说起来,见深是个好孩子啊。”

姜离笑眯眯:“哦。”

“而且已经?长大了。咳,十三岁是算不得大人。但在外?头?人家,长子这个岁数也?是半个能做主?的人了。”

“嗯。”

“说起来,皇兄也?知道?我身体不太好,唉,你从前也?劝过我说忧虑劳累过甚不好的。”

为避免再听到一个‘一字诀’的应付,朱祁钰直接道?:“要不过几年,等见深熟悉了朝堂政务,再让他监国一年试试——我就来西苑陪皇兄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