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71节(1 / 3)

加入书签

他低估了金濂找麻烦的能力,还得硬着头皮解决这?件事。

王尚书上?来先正?色为事件定性道:“太上?皇乃清修得道之人,不履凡尘,怎么会涉及银钱之事!”

金濂倒是也没?傻到这?个?程度,他当然不能跟皇帝说——报!太上?皇这?个?法外狂徒抢钱呢,陛下您也别闲着!

当然要说是——安宁宫下头的小道官们?私自行事。然后婉转暗示:要不,陛下您也派两个?宦官去干干这?事儿?那些盐商、茶商、布商可真是富得流油,不捞白不捞呀!

要不是在御前,王佐简直想?暴打金濂一顿,抬头对上?兴安公公担忧的眼?神:明?白人都担心到一处去了。

金濂这?个?见?钱就不要命的!怎么能让陛下去动太上?皇的财路?!

太上?皇为什?么退位,他们?都有数:起先其无心朝政,终于被谏的‘有心了’后先被群臣跪谏,又被猪猪暴创,所以彻底摆烂。

但从退位诏书能看出,太上?皇是要‘颐神养志,岂不乐哉’,也就是一定是要舒舒服服的。

如果发现连弄点钱都会被制止,他会不会觉得,还是当皇帝好?!

还是那句话,礼法在上?,太上?皇是嫡长兄,哪怕他干的再差,礼法上?他就是占优势。如果他忽然又下旨要回?皇位,当今不给?,就要做好敢于弑兄,杀的朝堂噤若寒蝉并且遗骂史书的准备。

然而……当今明?显不是这?么个?杀伐决断的性子啊。

故而群臣们?对太上?皇要求是非常低的:你只要别再派身边宦官去给?瓦剌卖兵器,别的随便你吧。

此时王佐连忙把金濂的话斥为疯言疯语,又力劝景泰帝:“陛下当常往安宁宫请安,以垂范天下兄友弟恭孝悌之道,令士人万民服膺。”

藏在话语里的意?思便是:想?不想?做题另说,但翻卷子的声?音一定要响。

主打一个?让全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格外敬重太上?皇,以天下养,不给?他反悔的机会!

随即就带上?金濂告退,准备这?回?好好给?他上?上?链子:再敢去戳太上?皇,以后海运事就一点儿别想?插手!

朱祁钰倒是真的反思了下,然后去关心太上?皇了:冬至后这?段时间?事儿太多,他去的确实是少了点。

还是几?年后,在朝堂上?被这?些朝臣们?历练(折磨)成更加成熟的景泰帝,望着珊瑚偶然想?起此事,才能品出王佐这?话里更深的意?思。

所以……景泰帝心中默默道:他还是最喜欢于少保!他跟自己有啥说啥啊!

安宁宫。

“嗯?没?什?么不顺心的,都挺好的。就是看到有肥肥的羊路过,忍不住伸手薅了一把。”姜离依旧是抱着猫坐在摇椅上?晃悠,人跟猫尾巴摆成了一个?频率。

朱祁钰关心过后,还小小替金濂描补了一下,免得皇兄太生气哪天寻个?由头让他去二进宫蹲大牢。

金濂这?个?人,为国库创收的心确实是诚的。

朱祁钰道:“他前些日?子还上?了海禁的四大弊,在朝堂跟人吵的乌眼?鸡一般。”

金濂从安宁宫吃闭门羹到弄明?白太上?皇的操作,中间?还隔了一段时日?,故而看得到却捞不到钱的金侍郎,根本没?忍到年后,早早就把自己整理好的请开海禁的奏疏送上?去了。

姜离支着腮听着——

作为后世知晓屈辱近代史的华夏人,自然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开海禁,不能闭关锁国这?边。

但古人只是古,并不是傻,提出海禁也有缘故。凡事都有利有弊,海禁一开,自然会产生诸如很多反对朝臣说的‘夷狄多设谲诈,与奸民勾结,海寇猖獗,海疆不稳’等问题。

对统治者来说,要钱还是要稳定省事的秩序?

很多时候,选择就是后者了。

但……

关门是关不住的,‘怀柔远人’终究是自欺欺人。强盗是不懂更不怕‘柔’的。

金濂为了钱连太上?皇的主意?都敢打,何况是在朝上?跟主张禁海的臣子吵架,那正?是全力输出——

“哦,开海海疆有险?这?些年海禁愈严,倭寇之患也没?少啊!”

“况且若是开海,夷狄有图谋不轨者,说不得还能消息灵通些。”

最要紧的是,金濂翻着他的户部账本道:“原本沿海汛兵军费,靠着开海的商税便能覆盖,几?不必户部拨给?。如今倒好,军需全赖国库——再加上?对瓦剌的战事,平各地流民叛乱。国库空虚,若不开海重收商税,难道重敛于民吗?尔等为百姓官可有心吗?”

其余朝臣:哇好不要脸,你金濂还敢说不能‘重敛于民’啊!是谁多收税啊!

最后,金濂还搬出先人来叠甲:“唐时昌黎公(韩愈)便道:“海外之国,驭得其道,则夷贾之货皆可为中华用,而海上?之患亦可潜消!难道如今大明?还不如先人吗?”[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