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myuedu.com

第48节(2 / 3)

加入书签

不惯竖版书籍的后世人,都觉得这本书算是质量上乘且清晰了然,便于识别。

“后来人说起?历朝代表的文?学体裁啊。”派了6688在外屋巡逻当监控,姜离在屋内肆无忌惮与高朝溪道?:“是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以及最后的不太想说。

“真的吗?”

高朝溪是颇为诧异的:毕竟此时她一点没感觉到小说在她生活里有什么痕迹。戏文?也很有限,就目前?这些酸腐的戏文?,根本没什么人爱看。

比如国子监编的戏,宫廷里倒是也会演,过年的时候她们还不得不坐在那看。

名字都是什么《伦义大典》《忠孝记》。

台上戏曲唱着,高朝溪转头就看到刘白雨和其?余两个妹妹悄悄数起?了瓜子,看谁盘里的瓜子多谁就赢了——可知无聊到了什么程度。

唐诗宋词是彼时文?人墨客爱写,其?余人也爱看爱传,难道?明?的小说也会有风靡朝野的一天?

会的。

那时候,小说会成为士农工商各个阶级都流行?之物?。

而因为识字的人到底有限,由这些小说改编的戏曲,更到了‘无论南北,更不问老幼、男女、身份贵贱,人人喜听传诵’的程度。

那时候文?人间要搞什么骂战,除了跟过去一样写诗写文?开?骂,还会:来,写本小说、写个戏来内涵你。什么?你骂我捏造罪名,不好?意思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就是巧合,谁自己认领谁心虚哦。

后来朝廷也想管来着,但‘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合不上了。

以至于朝廷对?舆论的控制,已经不能那么影响民间了。

而现在小说界之所以几乎一片空白(三国演义、水浒都是元末明?初出现的,而从那至今大几十年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风靡的小说),一个极为要紧的原因——

姜离再次拿起?了眼前?的书。

书籍,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在明?初还是太少了。

那种?坊间你传我,我传你的手抄本不算,能够大量印刷才能够飞速的传播。

但正如金英惊讶的那样:官方刻印水平已经挺高了,然而从没有过官方印刷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先例。

民间想通过官方渠道?看到小说,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儿。

而民间能够印书的书坊,现在的大明?有多少家呢?

八家。

是,不是八百,不是八千,而是整个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能算得上书坊能够自行?选择书籍刊印出版的,只有八家。[1]

而京城,大概是天子脚下?规矩森严的缘故,目前?一家也没有!

所以——

她扬了扬手中的书:“既然舆论高地是空白的,那你们就不要大意地占领这块高地吧。”

如今的小说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的舆论阵地。

姜离这么看重出版业,不只是为了看到什么百花齐放的小说戏曲,更为了,有些陋习的废除,是必须要占领舆论的高地。

高朝溪是最明?白姜离做什么的。

既然京城中都还没有人开?书坊,那就由她们来吧!

无论是官方、私人,都将?由她们来‘签作者’‘出版小说’。

她也想见见陛下?口中那个‘人人传诵’的盛景。

高朝溪带着笑晃了晃手里的调研报告:“怪不得外面人说陛下?‘连祖宗们的钱都要捞’。这实在是烧钱的事儿,陛下?当真要破费了。”

就她刚才汇报,光养匠人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姜离点头:确实如此,有明?一代有点名气的书坊,背后都是腰缠万贯的豪富之人,诸如金陵胡氏,姑苏毛氏……非如此资本雄厚不能抢占市场,使一块地域内只有自家书坊扬名挣钱。

可见想要开?书坊,必须有钱(养这么多人用这么多纸),还必须有人脉地位(不然搞不来书,或是刊印的书总要被查封)。

而这两点……

姜离合上手里的书笑道?:“这世上还有谁比皇帝更符合这两条呢。”

尤其?是在收割过王振后,姜离表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花,只管花!”

啊,无论什么朝代,说出这句话来,感觉都真好?。

九月,京城难得秋高气爽的日子。

西苑的步打球球场。

“咻——”

“又是一球入洞,于姐姐你也太厉害了!”刘白雨兴奋地脸都红了,站在小小的球洞旁,对?着于璚英拼命挥手。

夏日外头热的惊人,她们都更愿意在宫里守着冰盆风轮打麻将?。

但现在外头天气渐渐凉爽,总闷在屋里就无趣了。

刘白雨再次感慨皇帝如今的善解人意:陛下?令人在西苑建了好?几处游乐之所,且从不禁止,甚至鼓励妃嫔带着宫人们去玩。

比如在叠山子那边特意搭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